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7篇
  免费   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207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长久以来.人们总喜欢看着奥里诺科河奔流不息:男男女女混杂在一起.靠着河岸边的石墙不知疲倦地看着巡逻的小舟在大河中溯流而上.看着渔民把花冠一般的渔网洒入小船身后的尾流里。奥里诺科河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使得周围的居民养成了懒散的习气。  相似文献   
22.
他们登上火车时候的心情无从求证。是期待、担心?或许带着些许批判眼光?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走下火车时的心情,是兴奋和更深刻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23.
康巴藏区是藏族文化与汉、羌、彝、回、纳西等民族文化、农耕文化、牧业文化的交汇地.素有“民族走廊”之称。在无数亮丽斑斓的康巴人文景观中.那些如繁星般多彩的建筑便是其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相似文献   
24.
李拜天  刘伟 《世界》2007,(2):74-74
最近,我和《大不列颠了颠百科全书俗语卷》的编撰者之一,著名的汉学家马赛免·二道恩先生有过一番小小的争论。我坚持认为“有朋自远方来”应该是一个俗语,而他坚持认为这不算。其实,在争论之初,我确实怀着蒙混过关的心态,心想一个洋鬼子能懂啥,所以故意以云山雾罩的学问之美,试图令其晕晕乎乎,一头雾  相似文献   
25.
林东海  丁聪 《世界》2007,(3):20-23
子曰学而时习之,至今七十几年痴。南洋群岛波翻笔,北大荒原雪压诗。犹是太公垂钓日,迥非亚子宪章时。平生自省无他短,短在庸凡老始知。窗外青天两线交,文章拱手世人高。寒厨自寿一杯酒,天下惊闻三月韶。壮不如人空老大,死能得所定燃烧。五台师范花和尚,狗肉喷香诱戒刀。这是聂绀弩刊登在1982年4月7日《人民日报》上的两首七律,题曰《八十虚度二首》。绀翁生日是1月  相似文献   
26.
徐光硕  周剑生 《世界》2007,(7):70-77
在南美洲密林深处,伟大的文明从天而降,蔓延千年后又谜一样消失,只留下神话般的史诗、无人解读的文字和巨大宏伟的神庙建筑。玛雅——难道真的有神来过?  相似文献   
27.
花椒  Rain  麦东  李牧 《世界》2007,(11):128-157
一份酒店的最新调查的数据显示:在酒店中享受Spa的,男性竞占到70%!他们自称这种热爱源于自己对Spa的最新认知——旅行中的身体肥料。事实上,他们只是差于承认自己皮肤饥渴的现实:他们渴望自己的身体被温柔的手抚慰。与男士相比,女人们对SPA的态度则简单大方得多:宠爱自己,从皮肤到肢体再到心灵,有什么不对吗?  相似文献   
28.
轩轩  老九 《世界》2007,(9):32-34
EB时代“旅行国公民”的特征,就是行李箱中多出无数“黑色绳索”:电源线、数据线、连接线……它们在书桌上时尚能保持大体的井然有序,可到了旅途中就是另一副样子。不但喜欢自我缠绕,拧成各种面目可憎的死结,互相间也“自来熟”,只要有机会接近就相互盘绕,难舍难分。这两样组合起来,盘绕成各种高难度形态,当你需要拥抱高科技的时候,随便取出哪一个,就会拉出亲亲热热的一串,甚至还有被他们绊倒摔伤的危险,它们是旅途上的智商考验者和好心情杀手。每逢这时,最恨手边没有一把锋利的剪刀,“喀嚓”来个了断。  相似文献   
29.
刘遥  李曼 《世界》2007,(9):132-137
遥远的北欧城市赫尔辛基的机场,结束了8个多小时飞行的Bill精神振奋地走出机场,很难想象他刚才经历的,正是传说中谈之色变的长途飞行。睡眠专家认为,只有在平躺下时才能进入深度睡眠状态,而176°舒适平躺的坐椅才是让Bill在空中睡足8小时的秘密。3万英尺高空上,商务舱带你躺着去旅行。  相似文献   
30.
《西藏历史汉文文献丛刊》编辑委员会负责人马丽华和季垣垣女士,长期热心于西藏文献整理工作。她们约我参加了《西藏纪游》一书的标点、注释工作,在反复释读和标点过程中,一幅幅200多年前西藏社会的“风俗画”逐渐在我的脑海中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