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郭小凌 《世界历史》2001,(1):98-101
自从大名鼎鼎的阿克敦爵士于20世纪初主编的《剑桥近代史》问世以来,“剑桥”就成了国际历史学界的一个响当当的品牌。随后陆续出版的冠以“剑桥”的断代史、地区史与国别史,卷堪称学术精品,始终被知识界置于有关专题的主要参考读物清单之列。  相似文献   
22.
郭小凌 《世界历史》2007,(5):128-131
如何看待后现代主义与古代史研究的关系?可以用古希腊人的两句话来概括,这就是"认识你自己"和"过犹不及".后现代主义是人类自我认识的无尽过程中的一段小小的插曲,它揭示了人类在认识自己过程中的自身局限性,比如在历史学中,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过去与历史作品之间的间接关系,语言的相对独立性,历史话语与表象中的权力因素,历史学家笔下的历史(文本)不可避免地具有主观成分,即具有与文学相同的"诗性".  相似文献   
23.
十几年的史学术语中,宏观与微观是一对使用频率颇高的字眼。与它们时常搭配的词汇包括分析、思考、解释、认识等等,还有人干脆提出宏观史学、微观史学甚而中观史学的学科划分建议。但在大多数场合,与其说它们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不如说它们只有修辞的意义,完全可以和一般与个别、整体与局部、定性与定量之类换用。即使那些真正视宏观或微观为其追求方法的人,也未必对这两个术语有明晰的界定,只是在感觉上意识到自己的研究所处的位置。这表明我们史学界不象经济学界,还远未达到足以分化成两大分支学科的地步。  相似文献   
24.
一个早春下午,我和吴怀祺同志访问了北师大的刘家和教授,就历史方面的一些问题向他请教。郭:当前我国史学正处于阵发性的困窘状态,个别学校的历史系被撤消或为了生存而改头换面,大多数院校的历史系生源有难,第一志愿报考历史学的考生为数很少,系领导被创收搞得焦头烂额,挖空心思寻找生财的门路,以稳定教师队伍,改善教师生活。历来被统治者和社会重视的历史学现在受到了冷落,面临着人们常说的危机。不知先生怎样看待这种现象? 刘:这些问题我也感觉到了,并做了一些思考。我想藉着你们的来访,谈谈应该对历史保持敬意的问题,不知是否合适。还是先从我个人对这一点的初次认识谈起。  相似文献   
25.
关于历史价值的理论思考郭小凌一时值尚新务实的变革时代,人们走出精神崇拜和禁欲主义的庙堂,一头扎进物质崇拜和纵欲主义的海洋,关注的大多是与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现实问题和有关的知识,而非某种业已逝去的过去和涉及终极意义的遥远目标。一些需要长期智能和技能训练...  相似文献   
26.
时下写书的人多,写出好书的人少,写出精品书甚至传世之作的则是凤毛麟角。进书店,逛书市,满目花花绿绿的,到处泛滥着令人眼热的书名,但翻开看后,大多令人失望,通病是缺少内涵,鲜有智慧可言。更有某些作品简直就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有的报刊能把某人一年写三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