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0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在爱国统一战线中,有许多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终生的人,一直为我们所钦敬。在政协委员中,更不乏这样的志士仁人,他们为新中国,为大武汉所作的贡献也永远为我们铭记。  相似文献   
162.
蒋英口述 《纵横》2009,(8):46-49
1938年,抗日战场烽火燎原。而在大后方,广西宜山,一位将军与世长辞。虽然此将军身死不在沙场,但是他身后的荣耀却异乎寻常,章士钊、黄炎培、邵力子等名流宿彦纷纷送上挽联、挽诗。而几年之后,他更是被国民政府以国哀之礼风光大葬。纵观民国历史,能够得此殊荣者,唯其一人。他就是蒋百里,民国最负盛名的军事战略家、陆军上将。他的一生,可以说是风云激荡、堪称传奇。他是文人,他和梁启超亦师亦友,和蔡锷多年同窗,和徐志摩更是交情莫逆。他做过保定军校校长,被誉为国民革命军的“智囊”,蒋纬国曾经做过他的副官,连德国的兴登堡都非常赞赏他。  相似文献   
163.
延安岁月     
贺敬之口述 《纵横》2009,(11):43-46
在延安的历史上,抗战八年无疑是最为特殊的一段时期。在那个时代,数以万计的热血青年怀揣着理想,历尽艰苦跋涉,前往这个西北的边陲小城,贺敬之就是这些青年当中的一位。不满16岁到延安,21岁离开这块当时的革命圣地,贺敬之在这里完成了他的人生洗礼。  相似文献   
164.
熊先煜,抗日名将佟麟阁将军的三女婿,生前系重庆市文史馆员、政协委员。1938年,他在国民党新八师服役,亲自勘察、指挥了炸黄河大铁桥、花园口决堤等影响抗日战争局势的惊天战事。以下是他在临终之前,首度开口,回忆这段峥嵘岁月的自述。  相似文献   
165.
我和被群众誉为“农民水利土专家”的路银,相识于红旗渠工程开工的1960年。 那年夏季的一天上午,我在悬崖上除罢险,下落到离地面六七米高的时候,一个正在搞测量的人把我叫住了:“喂,同志,你帮个忙怎么样?”我回答说:“行啊,你说吧!”“你帮我在石头上画个记号就行。”说着,他让我用绳子将一把尺子吊上去,然后根据他的指挥,用红漆在石头上画了个点儿。  相似文献   
166.
我的父亲石玉殿,曾当选为中共八大代表、全国林业劳动模范,多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舒、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被毛泽东主席誉为“中国的米丘林”。  相似文献   
167.
李奎 《文史月刊》2005,(9):10-16
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空军创建了第一支地空导弹部队(又称543部队),我奉命调到这个奇特而又神秘的部队工作了整整10年。10年里,我同战友们一起风餐露宿,艰苦创业,转战南北,设伏歼敌,完成了上级交给的战斗任务。现在回想起来,特别怀念那些朝夕相处的战友,更难忘那些艰苦奋斗的岁月。  相似文献   
168.
我的师父是有“山东快书一代宗师”之称的曲艺大家高元钧先生。他原名高金山,1916年出生于河南省宁陵县张弓镇和庄村。师父自幼丧父,家境非常贫寒,一家九口人守着几亩盐碱薄地,饭锅里经常是清水煮野菜,偶尔才能吃上一顿白面馍。兄妹七个的衣服,根本不分性别和年龄,就那么几件破衣烂衫轮换着穿。在窘迫无助的生活环境中,生性要强的寡母和年迈多病的奶奶靠纺花织布,含辛茹苦地将他们兄妹七个养育成人。  相似文献   
169.
朱世乐 《文史博览》2005,(12):15-18
朱光潜(1987-1988),安徽桐城人,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教授。主要学术成就在美学领域,著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诗论》和《西方美学史》等。  相似文献   
170.
陈利财 《文史博览》2005,(12):31-32
1937年9月,我从抗大学生队结业后,被分配到八路军总部当通信员。有一天早晨,我们通信队40多位战士在八路军总部前的操坪里列队训练,刚站好队,只见总部副官处主任走过来,对左权将军的警卫员景伯承说:“左权参谋长没有勤务员,你就在这支队伍里挑一个吧!”景伯承仔细搜寻了一遍,突然走到我跟前,把我拉出了队伍,问我愿不愿意干,我当然只能服从组织安排,这样,我就成了左权将军贴身勤务员。那时我刚满18岁,个头高挑,又是参加过长征的红军战士,军政素质过硬,我想能挑中自己肯定因为这些原因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