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16篇
  2000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薛光夏 《文史月刊》2005,(11):37-37
在山西省运城市革命老区,至今还广为流传着抗日县长赵宜轩的动人故事。赵宜轩(1910年—1980年),又名赵炳照,闻喜县苏村人,1937年12月在闻喜三区高小任教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闻喜三区抗日政府区长兼区委书记、闻喜抗日县政府驻县北办事处主任、康俊仁游击支队政治指导员、夏县  相似文献   
42.
1969年4月,在党的“九大”上,林彪作为接班人被写进了《党章》。同年9月,他邀约叶群、黄永胜、吴法宪等人重游井冈山。林彪重游井冈山的目的何在,自有历史学家们评说。本文作者时任林彪“随卫”警卫员,记录下了这次重游的情况,是难得的“三亲”史料。  相似文献   
43.
秦师娄 《古今谈》2005,(4):59-61
l941年4月20日晚宁波沦陷,1945年8月驻宁波日军投降。在这四年沦陷期里,日本侵略者在港城宁波犯下了多少滔天罪行。秦师娄老人现年84岁,慈城人。早年在上海谋生,曾在申报馆供过事。1944年回宁波工作。1944-1945年间,他与日本军官西马、东史郎有过一段鲜为人知的交往故事,特别是秦老对宁波慰安所的回忆,更是他处未见记载,可谓独家披露。[编者按]  相似文献   
44.
我于1918年冬出生在毕节县城内沙石牌坊一个贫民的家里。6岁时,家里把我送到威宁街吴老夫子的私塾启蒙读书。先生收了父亲用红纸包起的“贽敬”(小洋十元),行礼如仪之后,开始了我的求学生活。第二年,我转到号称“神童”、“才子”的燕贻谋先生设在大横街“少白楼”(餐馆名)的私塾,读《诗经》、《左传》,第三年仍在那里读《古文观止》、《唐诗》,开始作文。第四年,燕先生不来了,我转到水东门内水沟边车绍轩先生的家塾里读了两年。  相似文献   
45.
(接上期)余洒度、湖南平江人,1924年8月考入黄埔二期,是中共黄埔支部的组织干事,1925年9月毕业后留在黄埔军校政治部工作。五哥1926年3月考入黄埔时,余洒度已是黄埔同学会宣传科科长。1927年6月余到张发奎部,任警卫团的代理团长,因率部参加南昌起义没有赶上,即开赴江西修水,与平江、浏阳工农义勇军汇合编为江西省防军第一师,任师长。9月,部队脱离江西当局的控制,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余洒度任师长。部队参加秋收起义,由平江进攻长沙失利,撤到湘赣边境与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会合,  相似文献   
46.
对今天的很多人来说,“阎宝航”是个相对陌生的名字。从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到国民党高官,直至成为中共隐蔽战线的一位特殊人物,阎宝航的一生充满了种种传奇色彩。但因为各种原因,他的故事却长期被遗忘于主流的历史宣传中。  相似文献   
47.
抗美援朝战争,是我军第一次和高度现代化武装的、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作战。在战争中后期,志愿军在陆地具备了全面作战能力,在空中也具备了与美国空军争夺局部制空权的能力,  相似文献   
48.
李圭 《百年潮》2010,(2):57-63
1962年1月中旬至2月初,中共中央召开了扩大的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会后,毛泽东特意把总参谋长罗瑞卿找去谈话,要求军队高级干部应该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在三五年内,读几十本马、恩、列、斯的经典著作,并要罗瑞卿找人研究一下,提出一个阅读书目,制定一个学习计划。  相似文献   
49.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共双方共同拟定的《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国共谈判破裂。毛主席、朱总司令随即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在从九江至江阴一千多公里的长江沿线上,我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渡过长江天堑,直捣南京蒋介石的老窝。顷刻间,九江被刘邓率领的二野顺利解放。被我刘邓大军打垮的一小股散兵游勇——国民党军连长胡大铭带着26名残兵,从九江湖口一路逃窜到赣西北大山里,当了土匪。  相似文献   
50.
余刚 《文史月刊》2010,(7):23-24
<正>1960年7月26日的下午,一个约20岁左右的女青年,匆匆来到中南海北门口,在门外围墙上一口气贴了6张标语,然后来到门口对警卫战士说:"同志,你来看,这墙上是什么东西?"警卫战士过去一看,大吃一惊,忙问道:"谁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