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252.
在广西富川发现清宣统元年云南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验证执行的捐监生实收事照。  相似文献   
253.
明代起居注制度时兴时废,但明代初期及后期历朝均有起居注存在,而且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作用。起居注的设置和废寝,对《明实录》的编纂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影响:前者使实录生动而真切,后者使实录平实而枯燥。明代起居注制度的兴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儒家意识形态与君主专制制度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冲突的关系。  相似文献   
254.
正一概述龙泉隶属于浙江省丽水市,龙泉以窑业生产闻名,龙泉窑是中国瓷业史上最重要的窑场之一。龙泉市是龙泉窑的中心分布区,规模庞大,目前保存的窑址超过300处。按照窑址的地域分布,可分为龙泉东区与龙泉南区两大部分,以龙泉南区为核心。龙泉南区又以大窑为核心,大窑龙泉窑遗址位于龙泉市南40公里处的琉华山下大窑村一带,是龙泉窑的起源地和中心产区。大窑龙泉窑遗址地跨龙泉、庆元两县,包括今龙泉市小梅镇、查田镇、庆元县竹口镇境内的大窑、金村(含上垟)、石隆和溪口四大片区,窑址约有  相似文献   
255.
正古人分别尊卑有多种方式,有的用服色来分别,有的用称谓来分别,而座次也是分别尊卑的重要方式。以座次示尊卑是我国悠久的传统风俗。在古代中国,主要以座位的朝向来决定尊卑。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秦汉以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左迁"即表示贬官。我国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  相似文献   
256.
秀拉和曾芒芒在女性自身精神成长中有着不同的人生历程,一个是以反抗社会的叛逆者出现,一个是以遵循社会准则的教养者出现,她们不同的人生历程启示着人们对女性成长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257.
敦煌石窟是中华民族开掘营造的一座佛教艺术宝库和人类文明的结晶。本文论述了它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而开掘营建和发展演变的历史 ,以及它的博大精深的内涵和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价值。认为它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是要把研究和普及结合起来 ,为人民群众所了解。  相似文献   
258.
明代除了正规的十三朝实录外,还有睿宗、崇祯及南明诸朝实录的修纂。前者已多为人关注,后者则少有人论及。然而,后者虽不是正式的明代实录,但在明代史学史上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对明朝非正式实录修纂情况的考述,可以弥补《明实录》研究之缺  相似文献   
259.
菩萨是印度梵文“菩提萨”的略称。“菩提”汉译是“觉悟”。“萨”汉译是“众生”或“有情”(一切有情感的动物)。用大乘佛教的理论说,凡是立志修行、求得觉悟的众生都可以称为菩萨。敦煌壁画、彩塑中的菩萨像千姿百态、种类繁多,但按佛教理论,依据菩萨的地位和职能,大体上可归纳为两大类:一、胁侍菩萨。是修行层次最高的菩萨,其觉悟将等同于佛陀的觉悟。在没有成佛前,常侍佛陀的身边。协助佛陀弘扬佛法,教化众生。每位佛陀都有两位或几位胁侍菩萨。壁画上经常画的是“八大胁侍菩萨”,即释迦牟尼佛的胁侍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阿弥陀佛的…  相似文献   
260.
实验考古学是一门崭新的学科,它利用现代分析仪器,对文物、艺术品进行测试研究考证,不仅为考古学的结论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同时,这种研究也丰富和拓宽了化学本品。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绚丽多彩的颜料和釉彩进行分析和研究,是实验考古学的重要分支。本分从理论和实验的角度出发,对我国古代调料的发展和研究作如下剖析。 一、我国古代颜料的来源 颜料的来源有天然颜料和合成颜料。天然颜料中,无机矿物质居多,如红土、朱砂、雄黄、铜绿等,少数为植物性颜料,像藤黄。合成颜料有无机颜料和有机颜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