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通过题目读者不难发现,前两篇植物考古的文章都涉及到在四川地区开展的浮选工作,其主要研究内容是通过对浮选结果的分析,探讨四川地区的早期农业生产特点。茂县营盘山遗址位于川西北岷江上游山区,是一处距今5300~4600年前的史前中心聚落遗址。在该遗址开展浮选的结果显示,营盘山遗址古代先民的生业形态已经进入到农业阶段,从出土的农作物品种和杂草种类分析,当时的农业生产特点属于典型的北方旱作农业生产特点。营盘山遗址和金沙遗址金牛区5号C地点所表现出的在农业生产特点上的差异值得学术界的关注,其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例如,两处遗址所处地区的不同生态环境、遗址年代的早晚差异、遗址内涵表现的不同文化传统以及与其他文化相互交流等因素。这两篇文章对今后深入探讨四川地区的古代农业生产的特点和变化,乃至当地古代文化的发展和相互交流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42.
20世纪东亚的总体战体制形成于日中战争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日本及中国。在日本国内,为发动侵略战争而采取了构建战时经济、国民精神总动员的政策,这些政策影响到殖民地。而在中国,则为抵抗侵略而建立战时经济体制、动员国民,同时也对实施宪政、实现民主进行摸索。二战时期曾被日本统治的东南亚国家如印度尼西亚,战时体制成为促成其战后民族独立的要素之一。二战结束后,在日本,战时的计划和统制体系被应用于战后重建,在战时经济解除后依然发挥影响。而在中国,战时统制经济在二战结束后曾暂时中断,而后再度复活。后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领导下,在朝鲜战争爆发后,又为构建强有力的战时体制而选择了彻底实行计划经济的道路。  相似文献   
243.
魚籃觀音是中國古代民間創造的衆多觀音形象之一,觀音作漁婦模樣,髻鬟高聳,髻中插一枚長釵,一手拎竹籃,籃中卧魚一條。魚籃觀音的來歷,學界一般認爲是由馬郎婦演變而來。馬郎婦的故事源於唐李復言的《續玄怪錄》,宋代志磐《佛祖統紀》、祖琇《隆興編年通論》等書的記載大同小異,只是延州  相似文献   
244.
我今天主要通过恰塔胡由克遗址来谈谈中东地区的气候变化和定居生活的起源.如果有人去看过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话,可能听说过恰塔胡由克遗址,因为土耳其馆的外墙设计就来源于这个遗址的平面图,这实际就是恰塔胡由克当时的城市地图.所有的房屋都紧紧挨着,土耳其政府就将这个用在了土耳其馆外墙的设计上.  相似文献   
245.
本文就是根据她在考古研究所的讲演录音并参照她的讲演稿整理而成。在这个讲演中,她根据详尽的考古发掘材料,对著名的恰塔胡由克遗址出土的小雕像做出新的解释。她认为,尽管该遗址的发掘和出土材料还不能提供很多关于这些雕像的使用情况,但从它们的使用痕迹、破坏情况和最后的废弃情况知道,它们是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没有脱离人们日常生活的宗教雕像。这些从恰塔胡由克出土的雕像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是连在一起的,是移动的,因此,我们需要从动态的角度来看待恰塔胡由克的雕像世界,而不是仅仅把他们看作是敬神或祈祷之物。她指出,这些雕像在宗教和祖先崇拜的活动中可能并没有起什么作用,但在日常生活中却发挥了一定作用。这项研究,对我们解释中国史前考古遗址中出土的女神像或者分别不出性别的小雕像也是有启发的。  相似文献   
246.
袁鹤群 《江淮文史》2012,(3):165-166
马其昶(1855—1930年),字通伯,晚号抱润翁,桐城人,为桐城派末期学力深厚、文精名重的大家。1913年,章太炎、马叙伦两位先生因参加讨袁活动而被捕。马其昶与章、马二位关系亲密,他决定去总统府,直接找袁世凯。朋友们再次劝他不要去,若去,不啻于自投  相似文献   
247.
孙志军 《神州》2012,(13):230-230
通过美术教学,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是小学美术学科的教学目的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新编的美术教材,改革了从前以画种体系知识和技法教学为主线的传统美术教材结构,而侧重于美术知识的应用及审美感受与艺术观念的表现和表达。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接受艺术的观念和具有现代设计的意识,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各种能力,其中想象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48.
袁国栋 《神州》2012,(15):335-335
最近,我按照承德县教育局的安排,学习了《人民教育》第三至十二期的有关内容,它极大的丰富了我的教学理论,为我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其中《经验对接的主体课堂》一文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篇文章的主旨与我县所倡导的并且正在实行的“4+4n”教学模式有很多相通之处,都是提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249.
范志军 《史学月刊》2006,(2):120-122
在中国古代礼学文献中,关于弟子为师服丧的问题,《礼记·学记》曰:“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郑玄注曰:“当,犹主也。五服,斩衰至缌麻之亲。”可见师丧不属于五服亲内之丧。又《礼记·檀弓上》曰:“事师无犯无隐,左右就养无方。服勤至死,心丧三年。”郑玄注:“心丧,戚容如父而无服也。”可见,老师死,弟子只是为其服心丧而已。《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三年心丧毕,相诀而去,则哭,各复尽哀;或复留。”这是我们所见到的弟子为师服心丧的最早记载。然而自秦汉以降,特别是到了东汉时期,为师服丧的情况却发生了变化:不仅为师著丧服,而且重服。两汉时期,“其亲受业则日弟子;依久次相传授,则曰门生;未冠则曰门童。总而称之亦曰发生”(洪适:《隶释》卷七,中华书局1985年版)。西汉以后继续保持了先前弟子、门生为师服丧的惯例,例如:夏侯胜“迁太子太傅。受诏撰《尚书》、《论语说》”。夏侯胜薨后,太后“为胜素服五日,以报师傅之恩,儒者以为荣”。(《汉书·夏侯胜传》)龚胜死后,“门人衰经治丧者百数”。(《汉书·龚胜传》)孔霸曾为元帝的老师,“及霸薨,上素服临吊者再,至赐东园秘器钱帛,策赠以列侯礼,谥自烈君”。(《汉书·孔光传》)以上是《汉书》记载的为师服丧之例。究西汉一代,为师服丧的情况还不十分普遍。但是,到了东汉,这种情况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后汉书》记载了大量弟子为师服丧的情况,例如:荀淑建和三年卒,“李膺时为尚书,自表师丧”。(《荀淑传》)  相似文献   
250.
范志军 《文博》2006,(3):85-87
随着汉代考古学的发展,反映汉代丧葬礼俗的绢帛或画像石相继被发现,这为我们了解当时的丧礼过程及丧葬仪节,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实物资料。下面,对已发现的几幅丧服图或行丧图作一简单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