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董健丽 《南方文物》2002,37(1):59-63
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其中以汝窑为宫廷烧造的青瓷最为后人所称道。另外汝窑生产的民用汝瓷也为世人所喜爱。然而,关于该窑的地点长期没有发现,关于该窑烧造的时间长期以来说法不一,关于官汝瓷与民汝瓷的特点始终不太清楚。学术界共同认为清雍正朝(1723~1725年)的颜色釉,“以仿官、哥、汝、钧为最,而其青釉的烧制,是历史上成功之作。”①然而,关于雍正皇帝偏爱汝釉的思想背景,雍正仿汝瓷等方面有哪些创新,雍正仿汝瓷有哪些成就,人们并不十分了解。本仅就近年来的考察成果,结合故宫博物院有关藏瓷,谈点粗浅看法(本插图请参见封底图版)。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辽代宗教瓷器的出土情况、特征和产生的时间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和考证,揭示了辽代宗教瓷器的文化内涵,探究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宗教对陶瓷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浙江、福建地区发现了众多生产珠光青瓷的宋代窑址,至少有35处。文章就这批珠光青瓷的器形、分期、特征作了分析,并简要论述了珠光青瓷的外销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元帝国的建立,结束了宋、金、西夏三方对峙的分裂局面,在大一统的形势下,国内市场的统一,有利于商品经济的繁荣;元代龙泉窑青瓷在宋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品种丰富,产量增加,国内外有大量发现。元代龙泉窑青瓷考古材料分布范围极其广阔,遍布元帝国的各主要区域,北始于今内蒙古草原和东北地区,南达岭南乃至西沙群岛,东起山东,西至甘肃、宁夏,上述广大地区的元代的城址、窖藏、沉船、墓葬、窑址等都有龙泉窑青瓷出土。结合世界范围内的考古发现以及流布看,元代龙泉窑青瓷还沿着海陆两线,向东传播至朝鲜半岛和日本,向南至东南亚,  相似文献   
15.
耀州窑是北方重要的瓷窑,宋代得到极大的发展,对南北方各瓷窑产生了很大影响,在中国陶瓷上具有重要地位故宫博物院收藏了大量的宋代耀州窑瓷器,本文依据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对其进行分期断代,解读文化背景,揭示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6.
唐代胡瓶     
董健丽 《收藏家》2004,(10):23-26
唐代胡瓶见于金银器和陶瓷器,侈口,槽状流,细颈,溜肩,鼓腹,最大弧度在腹下部,喇叭形高足,口沿与肩安柄。胡瓶在波斯乃至整个中东地区都在使用,十六国时期传入中国。《前凉录》曰:“张轨时西胡致金胡瓶,皆拂菻作,奇状。”胡瓶是盛酒器。《通鉴释文辩误》卷九:“唐太宗赐李大亮胡瓶。瓶,盖酒器也,非汲水器也。今北人酌酒以相劝酬者,以曰胡瓶,未识其规制与太宗之胡瓶合乎否也。”胡瓶在唐代的史书中多有提及,而且多为皇室贵族使用。如唐太宗把自用的胡瓶赏  相似文献   
17.
董健丽  高晓然 《南方文物》2009,(1):94-97,86,I0001-I0004
一.清代葫芦形瓷器特点 清代前期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达到了我国制瓷工艺的历史高峰。凡是明代已有的工艺和品种,大多都有所提高或创新,此时又创制了很多新的彩釉和品种,如粉彩、珐琅彩、釉下三彩、墨彩和乌金釉、天蓝釉、珊瑚红、松绿釉以及胭脂红釉等。雍正、乾隆时的仿古之作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清代纹饰除继承了晚明“福”、“寿”、“寿山福海”、“百鹿”、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古代瓷器中,植物图案渊源流长,种类繁多,就其数量而言,远远超过动物图案,而植物图案中的桃纹(包括枝叶、果实)在植物图案中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时至今日,桃纹仍是瓷器上的主要装饰纹样之一。这不仅是因为桃的花果鲜艳夺目,令人喜爱,更因为桃有着耐人寻味的传说和寓意。一、古代典型桃纹瓷器桃纹从什么时代开始作为瓷器上的装饰图案尚无人考究,但从有关注录瓷器看,应该说始于宋代,有上海博物馆藏龙泉青瓷桃式洗和河北定县塔基出土桃形粉盒为证。不过这两件都是模拟桃子形状的瓷器。到元代,发现青花双桃大盘、釉里红桃纹大盘在盘心出现了折枝  相似文献   
19.
唐双龙柄尊     
唐代双龙柄尊属于盛器,特点是口部做成盘形,戏颈部细长,肩部丰满,近腹渐收,足沿略外撇,口沿至肩有两条对称的螭龙,见于白瓷,青瓷及三彩器,流行于唐代北方地区。唐代的双龙柄尊明显地脱胎于隋代的样式,综合了前朝龙柄双体尊的特点而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