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6 毫秒
41.
从江南回来已是数年有余,可江南的雨夜着实让人难以忘怀。当霓虹灯闪烁的光芒和着屋檐边淋淋漓漓掉下的雨珠,一个人沿着青石板的巷道孑然穿行,没有油纸的伞,没有迭橐的木屐声,就一个人孑然地向前走。心境竟是为了接受洗礼般虔诚信念如雨般浸润着生命的枝梢。我要独享这江南的雨夜了。生活的风尘灵魂的污垢被雨水冲刷得明亮,仿若脚下延伸的青石板,光洁整齐生命里的种种祈求和奢望,已似乎不那么重要,仿若那水塘里泛起的水泡以及水泡迅即破裂后荡出的层层涟漪。源源不断有水泡形成,水泡源源不断迸裂有声,溅起一朵朵水花,涟漪层层叠叠地泛起,就…  相似文献   
42.
种建荣  雷兴山 《文博》2005,(3):68-73
座落于周公庙遗址北端的凤凰山,亦名凤鸣岗,乃岐山西段的一条余脉,南距岐山县城约7.5公里。《诗经》云“凤凰鸣矣,于彼高岗”,《国语·周语》载:“周之兴也,鸑鷟鸣于岐山”,鸑鷟即古人所称之凤凰。凤凰山因这些记载而得名。山前有五道土梁,原先其上荆棘遍地,杂草丛生,野雉成群。附近村民常在此放羊挖药,砍柴打猎,但世世代代多少年过去了,没有人知道他们脚下这厚厚的黄土  相似文献   
43.
游友荣 《黑龙江史志》2005,(12):31-32,37
<正>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编修地方志也是同样。在社会主义的首轮修志中,我们已经有了很多的创新,如在修志的格局上,创造了一种“党委领导,政府主持,众手成志”的模式;在体例上,设立概  相似文献   
44.
著名史学家蔡东藩著的《清史演义》中有言:“袁昶名臣也,以忠谏至祸,同罹惨刑。丹心未泯,碧血长埋。”袁公忠谏至祸是谁为之?他的一生功过究竟如何?我们在国家第一历史档案馆珍藏的《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清朝宫中官员履行》、《光绪皇帝石朱批》以及《清史稿》中,找到了答案。  相似文献   
45.
<正>大事记是年鉴的一种重要体裁形式,它以纵向的。按时间顺序记载大事、要事、新事为其鲜明特征。综观已出版的地方综合年鉴,一般均设置大事记,但大事记的摆放位置欠缺规范统一。较多的是将大事记放在年鉴“百科”之后;也有少部分是将大事记归入“附录”,作为其中之一的内容;仅有很小的一部  相似文献   
46.
1998年4月,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成都东北郊龙潭乡发现北来后期宋构夫妇合葬墓并出土墓志铭两盒。未构夫妇合葬墓系砖石结构墓葬,由于当地砖厂在取土过程中己将该墓葬完全破坏,仅存墓志铭和大量砖石构件以及釉陶瓷器罐、碗等碎片①。因此,整个墓葬结构、大小尺寸等情况均不清楚。但从残存石料的大小、墓志铭的内容等情形观察,该墓葬是成都地区迄今所发现的墓主身份地位较高的大中型宋代墓葬,出上的墓志亦是四川地区所发现体量最大、石质最好、保存最完整的墓志。由于宋构经历了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且身为朝廷五品官员…  相似文献   
47.
叶卡特林娜二世以伪善著称。她一方面唱着“启蒙”高调,声称要同伏尔泰等人结成“管鲍之交”,但又把俄国启蒙思想家长期投入监狱,咒骂拉吉舍夫“十死不足以蔽其辜”。她一方面标榜自己是“开明君主”,对人民要宽大为怀,但却把波兰人打入血泊之中,把普加乔夫送上断头台。她一方面说自己“具有真正共和主义者的感情”,但却视法国革命为  相似文献   
48.
种建荣  王洋  雷兴山  王占奎 《文物》2023,(3):4-27+1
孔头沟遗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蒲村镇与故郡镇交界处。2006年12月至2008年5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在此发掘墓葬22座、马坑3座。其中,中、小型墓葬20座,均为东西向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底四周有二层台,无腰坑。葬具为单棺或一棺一椁,墓主葬式为仰身直肢,头向东。墓葬绝大多数遭盗扰,出土器物有铜器、陶器、原始瓷器、玉石器等。根据出土器物和葬俗判断,本次发掘的中、小型墓葬年代分属西周早、中、晚三期,族属可能是非姬姓的西土族群。本次发掘为西周墓葬、墓地结构及采邑制度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49.
商周时期墓道形制与墓葬等级的联系极为密切,墓道条数相同的墓葬,墓道形制是判断其等级的首要指标,"四大型"墓道是王墓的专有形制。墓道平面形制与墓葬的族属并非紧密关联,只是在非主流形制上商系与周系似有不同的倾向:使用拐道形墓道的大墓墓主多属商系族群,使用喇叭形或弧形墓道的大墓墓主多属周系族群。周系墓道内端底的位置与墓葬时代有关,商系墓道内端底的位置与时代无关,而与墓葬规模有关。  相似文献   
50.
关于汉墓陶器器用特征的研究,以往已有讨论,但囿于理念方法的差别和资料的缺憾,相关认识尚存诸多分歧。本文以邰城汉墓为对象,从陶器组合、陈器位置、陈器方式等方面,辨识出随葬陶器的各种器用现象及其反映的器用意识、器用制度,进而揭示了该区及西汉陶器器用制度的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