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淮安市位于京杭大运河的中部、大运河与古淮河的交汇处。这里作为京杭大运河最早的人工河段——邗沟入淮处,以及中运河的前身——古泗水入淮处,城市是完全因水运而产生、因运河而兴起的。而其“运河之都”地位的形成,则不仅是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的,而且得益于明清朝廷政治上的权衡决策及中央重要管理机构的驻节。淮安市的衰变嬗替亦与运河息息相关。以淮阴故城为中心,淮安城市的三点式肇兴今天的淮安市区,即是历史上通常说的“两淮”。历史上的“两淮”,大致有3种含义:一是泛指淮河南北的广大地区;二是指淮阴(元明清时期称清河县)、淮安(…  相似文献   
22.
河下兴衰     
全国历史文化名镇淮安河下.位于淮安新城之西、联城西北,其西、南阻里运河,北侧为古淮河山阳湾。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邗沟,沟通江淮,邗沟入淮处末口(在河下北辰坊.即邗沟的北端)筑有堰坝.保证运河水位。过往舟楫须到此盘坝入淮。河下地处古邗沟入淮处,是古北辰坊的一部分,所以河下的历史非常悠久。宋代,河下称满浦,筑有通运软坝称满浦坝,建有蓄水石闸称满浦闸。  相似文献   
23.
《高淳县志(1986-2005)》(以下简称《高淳续志》)由江苏省高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方志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全书246.8万字,分上、下两册装订。  相似文献   
24.
笔者在10多年前曾撰文对东方的庞培古城——洪泽湖底的泗州城进行过考索。泗州城所以出名,除了因为它曾长期地“扼淮、汴通漕襟要”外,更因为它与“水漫泗州”的著名神话传说的广泛传播密不可分。“水漫泗州”的水母娘娘是被泗州大圣征服  相似文献   
25.
大运河苏北段,北起苏鲁交界的大沙河口,南至扬州六圩运河口,包括不牢河、中运河、里运河,全长404公里。连同微山湖西线航道,计461公里。这段运河.是大运河上最早的人工航道和自然航道之所在,是扬州、淮安、宿迁、徐州等城市的母亲河。这段运河,北接山东运河,南连江南运河,承担着向长江三角洲这一我国制造业中心运输煤炭等资源的大任。大运河苏北段的变化是新中国60年沧桑巨变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26.
谈到明清小说名著,通常讲《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四大名著。如果再加上《儒林外史》就是“五大名著”,这“五大名著”中,可以说有四部与淮安有关。  相似文献   
27.
古淮、泗水交汇处的淮泗口,又称泗口、清泗口、清口,公元1194年黄河夺泗夺淮以后,这里又成为黄河、淮河、运河的交汇处,成为大运河上最难治理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成为历代水利专家从事科技创新、展示聪明才智的最佳场所。清口作为历史久远的水利枢纽,在这里施行了三项国际公认的古代世界水利科技创新成果是其他任何地方都不可比的。  相似文献   
28.
沈约在《宋书·州郡志》中写道:“地理参差,其详难举,实由名号骤易,境土屡分,或一郡一县,割成四五,四五之中,亟有离合,千回百改,巧历不算,寻校推求,未易精悉.”沈约这段话,也符合有晋一代特别是整个东晋的政区地理状况.晋临淮、淮陵二郡,自“永嘉之乱”后,更由于处于南北双方长期争战的前沿,而成为建置方面最典型的“未易精悉”的部分.加之资料缺乏,所以,有关旧志对这时期政区沿革的记载,  相似文献   
29.
为南京阅江楼拟联(淮阴)荀德麟千仞崇椒,阅六百春秋,托起名楼。喜槛外江山,难足画图锦绣:浩浩汤汤,挟九派清混,吐海户云烟,驰劈浪鲸舟,飞孤鹜落霞。吴头楚尾,岂止龙虎灵威?岂止秦淮灯艳?岂止层台耸翠?岂止扬子垂虹?幻真难测。总而言之,是处日新月异,天堑...  相似文献   
30.
续修志书的上限时间,承接前一部志书的下限时间,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都没有什么值得讨论的问题。续者,延续、继承也。否则,就不能称之为"续修"。然而,随着全国第二轮修志工作的蓬勃开展,在我们《江苏省志》的续修中,这一问题却显得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