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壬午兵变是汉城士兵发动的一次哗变,在朝鲜近代史上占据重要一章。对于它的影响,学界的评价莫衷一是。站在革命史观的立场,它是朝鲜历史上第一次反对封建统治、反对外国侵略的群众爱国运动。从现代化史观的角度分析,兵变中夹杂了太多负面内容,着实阻碍了当时朝鲜社会的近代化进程。本文通过逐一分析壬午兵变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希望能够更好地认识壬午兵变和了解朝鲜近代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螺钿镜是我国学界对唐代独有的贝壳镶嵌镜的指称。但文献资料显示"螺钿"这一名称出现在宋以后,螺钿镜在唐代应称为钿贝镜、宝钿镜、宝装镜等。从考古出土和正仓院收藏的螺钿镜来看,其镶嵌物有蚌壳和其它宝物,属于复合镶嵌工艺,而非单一的蚌壳填嵌。  相似文献   
13.
马王堆汉墓《丧服图》中的文字“三年丧:属服,廿五月而毕”,并不是说天下吏民为天子服丧25个月,而是总体概括了属服三年丧的时间是25个月。从出土的有关丧服的文字看,当时的统治阶级都不服三年丧,并且丧期都有不同程度的缩短。从出土的图表看,当时的服丧范围并没有缩减,它是墓主人身为诸侯大夫而“绝缌”的一种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14.
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拥有不同质地的丰富文物,其中出土金银器中的细金工艺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为我们留下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一些金银器的制作工艺一直传承至今。近年来陕西法门寺、何家村出土的唐代鎏金镂空飞鸿球路纹银笼子、凤鸟纹六曲银盘、鎏金龟纹桃形银盘,内蒙古陈国公主墓出土的辽代银丝网络、金面具、镂空金荷包,山西灵丘曲洄寺出土的元代内向双飞蝴蝶簪、飞天金簪,明十三陵出土的万历翼善金冠,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明清时期的大量金银器的制作手法各有千秋,分为花丝、镶嵌、鎏金、制胎、錾花等系列,均属细金工艺范畴。细金工艺…  相似文献   
15.
上个世纪90年代,张学良将军在接受海内外新闻媒体采访时曾多次表露了希望在有生之年回东北老家一趟的愿望。在此后的十多年中,少帅曾有过多次返乡“机缘”,然而造物弄人,直到夏威夷时间2001年10月14日20时15分,少帅辞世异国,他也没能回到他日思夜想的家乡。  相似文献   
16.
蕃人画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以描写外国或外族人物及异域风土人情等内容为主的绘画形式,作为人物画的一种题材,蕃人画的起源虽可上溯至汉代,但是其绘画样式的形成、创作的繁荣只能在民族融合、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魏晋南北朝尤其是隋唐时期才能完成。本文拟从传世及考古发现的绘画遗迹入手,对唐代蕃人画的样式特征进行初步探讨,并对其绘画样式的政治功能予以简要地阐释。  相似文献   
17.
巍巍太行东麓,粼粼柏坡湖畔,葱茏秀美的坛坛垴下,拥抱着一个占地面积16440平方米的大院,这里有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等几大领袖的旧居,有军委作战室、九月会议会址、七届二中全会旧址、中央机关小学旧址,有许多工作人员和警卫人员宿舍,还有一户民房,这里就是搬迁复原后的西柏坡中央大院.全国各地来这里参观瞻仰的许多人都认为这就是当年毛主席党中央在西柏坡时的原貌,其实不然,这只是中央旧居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个浓缩化了的景点.……  相似文献   
18.
1949年初,古都北平解放后,到处热气腾腾,万象更新。青年知识分子纷纷涌到新型大学,经过短期培训,参加革命工作。通过组织关系,我从北京大学被介绍到外事学校。是年4月到9月,我先后在该校政治班和业务速成班学习。 外事学校刚从乡下搬到城里,校址在御河桥前日本兵营(后又先后成为团中央、北京卫  相似文献   
19.
铜镜是观容照貌的用具,是古代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在唐代,即使是极为贫穷的家庭,也会拥有一面铜镜[1].它不仅可以满足人们装扮容貌、端正姿态、美化生活的需要,同时在照镜的过程中产生的对人生易老的感叹和爱情永存的渴望,又使铜镜成为人们情感的承载.  相似文献   
20.
我说我要骑单车穿越中国。那年我30岁。我说,我要骑单车穿越中国。那年我30岁。有人认为实现这种愿望对一个30岁的女人不免太迟。而我不这么想。命里注定要发生的事迟早要发生。谁设点信马由缰的想象呢?只是和大多数人一样,我的这种想象一直仅止干一支铅笔驰骋干地图。直到那天,我借来一本英国人写的《撒哈拉游记}}。作者叙述了他本人为了解世代繁衍其间的游牧民族的风土人情,选择前人未曾涉足的线路,以骑骆驼为主,深入沙漠腹地考察的故事。这位名叫理查德特伦奇的人在书中写道:“‘我已经25岁了,青年时代的光阴正从我身边悄悄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