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正>1989年和1995年我先后两次率团访问波兰(其中一次还访问了阿尔巴尼亚)。这里我主要谈谈第一次访问波兰的观感。当时波兰这个国家正经历着和平演变的历程,访波期间又正值东欧巨变之时。在那特殊年代,身临其境,自有一翻特殊的感受。  相似文献   
12.
杰出的地下工作者 许集美,福建晋江安海人,1924年8月出生在一个华侨知识分子家庭。小学毕业后,就读于当地知名的养正中学。1939年,年仅15岁的许集美,由该校地下党员邓贡直、林松龄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3.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马克思关于历史科学理论的阐述,是从宏观角度出发的,诸如历史发展规律,社会历史进程的动力等等,都是基本原理,是原则性的意见。因此,“这些基本原理在实际方面的运用,正如‘宣言’本身所说,是随时随地都要依现存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的。”历史千姿百态、纷纭复杂,对任何具体的历史问题,  相似文献   
14.
林凤祥、李开芳这两员太平天国历史上的猛将,不论在太平天国的建国初期,还是在从广西到金陵的进军途中,以及后来的北伐战争,都显示出他们猛打猛冲的军事才能。在太平天国进军阶段,林凤祥、李开芳和罗大纲三人是最能打仗的,李秀成称他们是带兵的将领,地位仅在诸王及秦日纲、胡以晃之下。林凤  相似文献   
15.
苏双碧 《百年潮》2005,(1):16-19
十年动乱,各行各业都搞得很乱.学术、理论、思想都搞得很乱."四人帮"已经垮台,被搞乱的东西就要纠正过来.这个任务很大.作为记者,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就必然要为拨乱反正作出努力.我参与做的第一件拨乱反正的事,是刚刚知道"四人帮"垮台的消息后不久.  相似文献   
16.
邓拓是党的优秀领导者,杰出的人民新闻家。他的《燕山夜话》、“三家村”杂文、诗词为中国文学宝库增添了丰富的内容。邓拓又是著名的意识形态专家,在理论、历史、哲学等方面都有独到建树。是一位实事求是、光明磊落、无私无畏、为共产主义的理想奋斗终生的革命者。在十年动乱拉开序幕之时,邓拓出于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他显然希望能够借助当时党中央一部分具有清醒头脑的领导者的支持,把由姚文元评《海瑞罢官》一文而拉开的“文化大革命”的序幕重新关上。为此,邓拓在彭真等同志的支持下,进行了巨大的努力,直到…  相似文献   
17.
批判封建主义是跨世纪的战略任务苏双碧编者按100年前的戊戌变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具有近代意义的政治变革。变革的发起人,虽然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客,但他们所造就的历史壮举,则足以使后人刻骨铭记;而这场变革的意义,也已经嵌入历史之中,成为一块醒目的界碑。百...  相似文献   
18.
论历史的必然性、偶然性和特殊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的发展从总体来看是有其严格的规律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历史的必然性。但是,从个别的历史现象看却往往是偶然的,杂乱无章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杰出贡献,正是从这些偶然的、杂乱无章的历史现象中,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加以分析和研究,找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亦即规律性,从而使历史成为一门科学。恩格斯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唯物主义把历史看做人类的发展过程,而它的任务就在于发现这个过程的运动规律。”因此,历史研究的全部目的是揭示历史的发展规律。但是,如何揭示历史发展规律,却是一个必须对单个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进行认真地分析和综合研究,才能抽象出历史发展的规律来。然而,很长一段时间,有些研  相似文献   
19.
吴晗是著名的明史学家,早在学生时代,就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他以《胡惟庸党案考》、《金瓶梅著作时代及其社会背景》等几篇用功很深、颇有建树的考证文章奠定了他成为明史专家的基础;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又使他从一个爱国的知识分子走进民主运动的队伍,并成长为坚强的民主战士,以至于成为共产党忠实的朋友。这种历程又为他展现了中共掌权后的宽广仕途——他曾担任北京市副市长。  相似文献   
20.
1980年6月《新时期》第四期刊登了我写的《逆风恶浪中的雄鹰──遇罗克》一文。随后,《北京日报》又全文登载这篇文章。凭心而论,写这篇文章完全是出自内心对“四人帮”倒行逆施的义愤。近二十年了,写文章接触到的那些触目惊心发人深思的材料,至今仍历历在目。遇罗克母亲的一封来信1978年11月15日,我在《光明日报》发表《评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第一个为《海瑞罢官》平反。文中在批驳“四人帮”的所谓“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没有冤案”时,写了这样一段话:“冤案就是你们这些祸国殃民的‘四人帮’制造的,今天我们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