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生产习俗作为民俗的一部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价值。本文论述了第二轮修志要记述生产习俗的原因,以及志书反映生产习俗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52.
2016年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俞晓夫作品《我轻轻地敲门——纪念晚清海上画家吴昌硕、任伯年、虚谷、蒲作英》拍出了862万元的天价(图1)。这幅画中致敬的四位大师,正是晚清海派四杰。而就是这四位江南才子,将海上画派推向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峰。  相似文献   
53.
我的学大寨     
翟世康 《文史月刊》2012,(11):22-23
那天在地里干活儿,突然下起雨来。雨来得特别奇怪,也特别迅猛,明明是红红的太阳当头,却有噼里啪啦的雨点砸下,眨眼间,那噼里啪啦的雨点就变成了线绳般的雨柱,所有在田间干活的老老少少,都低着头不顾一切地往回跑。就有一位将近70岁的老头,不知是见雨开心?还是他根本跑不动,只听他大声吼道:"跑啥?  相似文献   
54.
史学寻找自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刊从本期开始开设“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笔谈”专栏,以期与广大史学工作者一起,站在世纪之交的历史高度,对本世纪中国历史学的发展状况、经验教训、学术成就进行反思和总结。本专栏文章不求对本世纪中国史学作全面总结,而提倡针对史学研究的某个方面、某个问题、某个学术领域发表意见,深入具体地阐述一个思想观点。本期发表的瞿林东、刘修明、蒋大椿三位先生的文章,体现的就是这种务实求是的学风。  相似文献   
55.
1946年秋,八路军进行战略转移,暂时从张家口撤离.赵步桥随国民党重返张家口.秋末他将原新新戏院之戏班拆散,以其师兄、师弟为班底,挑选了原戏班及内蒙、雁北等地的一些晋剧名流,  相似文献   
56.
简讯     
“太阳王”路易十四——法国凡尔赛宫珍品特展2005年5月1日在北京故宫首次启用的午门城楼新展厅展出。路易十四又被称为太阳王,是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路易十四在位期间,法国国力强盛,修建了举世闻名的凡尔赛宫殿建筑群, 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还向中国派遣了首个传教士团,开启了早期法中两国间文化交流的大门。本次展览为“中法文化年”的活动之一,分四个部分:太阳王——路易十四、太阳王的亲属臣僚、太阳王的华美殿宇、路易十四与康熙大帝。展出的100件套精美展  相似文献   
57.
柳宗元谪居永州十年,以彪炳千古的诗文,寄寓自强不息的人格精神,表达忧国抚民、革旧图新的深邃思想,倡导“吏为民役”的政治理念,开创游记散文先河,成为一代思想文学宗师。他时湖湘文化的传承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奠定其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58.
1876年2月16日(光绪二年正月二十二日)是光绪帝开蒙第一天。像当年入值弘德殿那样,翁同龢未及天明,就趁着晓月晨风,肩舆来到了养心殿东暖阁。这一天,除了他与夏同善外,在场的还有恭亲王奕訢、伯王(伯彦诺谟祜)、贝勒奕劻、额驸景寿。光绪帝坐北朝南,面前放着一张矮小的桌子,上面摊着纸墨笔砚。君臣行札过后,翁同龢不慌不忙,以笔蘸墨,写了“天下太平”、“光明正大”八个端庄的颜体大字。接着,握着光绪帝又白又嫩的团团小手在事先准备好的朱书红格纸上将八个字重写一遍。写字过后,便是认字。[编者按]  相似文献   
59.
翟铭泰 《文史月刊》2014,(12):50-56
翼城,上古称"唐"。自尧受封,其子丹朱及其苗裔承袭延至周初,被周公所灭,以封叔虞建立晋国,其间长达1300余年。晋国自晋景公迁都新田(今山西侯马市)前,翼城一直是晋国的核心区域,素有"唐尧故地,剪桐封国"之称。如今,随着西周霸国墓地的问世,这里又被冠之于“霸国封邦”。  相似文献   
60.
1963年春,正是苹果花盛开的季节,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郭沫若的二儿子、正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读书的郭世英突然来到了河南省黄泛区农场,在这里度过了两年半的时光。据万里之子万伯翱回忆,郭世英曾是北京101中学足球队的门将,他不仅热爱体育运动,而且聪明过人。1962年,郭世英进入了北大哲学系。当时,全国掀起学哲学热潮,基层单位也纷纷成立学哲学小组,报刊上不断登载各行各业运用哲学思想,主要是“一分为二”观点解决从政治到军事、从生产到教学的各种各样问题和矛盾的文章。在这种气氛下,郭世英同几个同学组织起来向哲学“禁区”进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