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0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石荣传  陈杰 《文物春秋》2006,(6):25-30,73
从目前考古出土玉器的情况看,两汉是古玉美学发展历程中的一个转折时期,之后的玉器开始了生活化的美学发展阶段。儒家理论与黄老思想结合在一起,使得汉代厚葬之风盛行。用玉制度在两汉发展成熟起采。在两汉,儒家思想与羽化升仙的黄老思想这两种表面看起采相悖的哲学思潮在玉器中达到完美的契合,将玉器的象征寓意美发挥得淋漓尽致。所以说两汉玉器是艺术和政治的结合,也是艺术与宗教的结合。  相似文献   
102.
张秀传 《史学月刊》2006,(9):118-121
宋代的医学教育是中国医学史上最有成效的教育之一。无论从办学体制到办学模式,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式,都颇具特色,不仅为当时培养了大批医药卫生人才,也对我国医学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成功之处,一是继承借鉴前人,二是大胆改革和创新。宋代以前的医学教育南朝宋元嘉二十年(443),太医令秦承祖奏准创建医学教育机构教授学生,同时还设立了太医博士、太医助教等医官,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办医学教育。后魏实际上已举办了医学校,但其设置、规模、制度等因缺文献记述而欠明确。隋朝之后,官办医学教育的大体情况可以明了。公元6…  相似文献   
103.
正当全国开展第二轮三级志书修志工作之际,国务院温家宝总理于2006年5月18日签署了第467号国务院令,公布《地方志工作条例》。此《条例》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中央政府颁布的第一部全国性修志工作法规,是修志界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和喜事,令修志同仁欢欣鼓舞。《条例》的颁布,使全国地方志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在方志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条例》是实现依法修志,建立地方志工作长效机制,推动地方志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04.
《文物》第三期所载杨荦同志的一篇文章,对郑板桥的《道情》手稿作了详细的考订;但其中有些字可能由于原稿本字迹潦草,辨识上还有不够确当之处,现提出商榷。 "列位晓得这四句诗是那里来的"句中"来"字为原稿本所无,恐是抄录时误衍。  相似文献   
105.
正1975年8月5日至8日晨,由于受台风的影响,河南省驻马店地区、许昌地区南部和南阳地区东北部降了特大暴雨。暴雨中心地区三天内降雨800毫米以上,最多的地方达到1400毫米,超过这个地区的历史纪录。暴雨造成淮河支流和汉江支流发生特大洪水,冲垮修筑在  相似文献   
106.
去年七月,我看到故宫博物院藏梅兰芳先生的一批戏照。其中有一部分放在黄绫套里,上面贴着“戏品”二字的签条(图一)。据说这些照片的原藏处,有一些是在紫禁城的寿康宫。这些照片有梅先生自己创作的古装戏,如《黛玉  相似文献   
107.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和开放的时代。中国学者只有加强与国际同行们的合作和交往,扩大研究成果在国际上的影响,才能促进我国科学研究的发展。近年来很多从事翻译工作的学者,为了推进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翻译了大量外国学者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的成果。本文介绍几部译自法文的有关中国边疆史地问题的著作。  相似文献   
108.
今年5月26日7上午,江苏泰州市教育系统关工委联合泰州市老科协在泰州市永安洲小学举行“老少心向党奋进新征程”六一关爱周活动启动仪式。这是泰州市教育系统关工委连续16年举行的第16个“六一关爱周”,也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教育思想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