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篇
  10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阿辉  赓熙伟  琪鹏 《旅游纵览》2009,(10):10-15
今年10月1日是新中国60周年华诞,北京游成为最热的旅游线路之一。据了解,不少旅游者表示希望十一的8天休假能去北京,来一次"国庆北京阅兵游"。  相似文献   
42.
根据中共中央决定,全国科学大会即将在北京召开。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和全体科学技术工作者正在广泛动员起来,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 "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伟大的中华民族诞生过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和能工巧匠,创造过灿烂的古代科学文化,谱写过人类文明的光辉篇章。只是在近代,由于外国的侵略和本国的腐朽统治,科学技术发展停滞了,落后了。解放以来,毛主席、党中央领导我国各族人民创造了奇迹,把一穷二白的旧中国改造成为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今天,粉碎了"四人帮",第一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宣告胜利结束,在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人民团结奋斗,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必将发扬光大,科学事业必将出现兴旺发达、捷报频传、人才辈出的崭新局面。把握住科学技术现代化这个关键,我们必将实现伟大领袖毛主席和敬爱的周总理的遗愿,在本世纪内建成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必将对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览古可以励今。在迎接全国科学大会的日子里,本刊除陆续刊载一些关于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章外,特组织这次笔谈,请科学家和科学史工作者介绍我国古代科学成就的若干方面。谨以此作为向大会的献礼。  相似文献   
43.
祥异作为中国古代天人感应思想映射于政治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封建统治阶级为了达到政治目的,而赋予自然现象、山川河流以及动植物异象以特殊含义,由此对思想文化与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统治者敬天抚民的治世思想影响下,祥异观成为地方政府稳定秩序、教化百姓与彰显功绩的重要工具。清代甘肃地方志所载祥异现象与其他方志有共性亦有特性,其中对黄河的格外关注与积极阐释,建构出天人关系之下地方独特的祥异文化内涵及其社会功用。  相似文献   
44.
小鹏 《旅游》2010,(7):46-49
一百多年前,他曾这样形容自己当时的感受——那绿得令人发指的水杉,那蓝得幽静无边的湖泊,那自得让人眼盲的雪山,还有北美红鹿,这就是上帝遗落在人间的伊甸园,走进它,谁还会在乎苹果与蛇?  相似文献   
45.
郑和下西洋被誉为明初盛举,然非常之举须有非常之能力,就横越印度洋及造访海外30多国来说,所谓的非常能力就是完备的航海技术.  相似文献   
46.
《事物纪原.道释科教.都监》:“太平兴国中,增置副道录,都监,首座,通旧为八员,已上总知教门公事。”根据该书的解释,道教“都监”一职是从宋太宗太平兴国时开始增设的。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47.
<正>近日读到《中原文物》2012年第1期上李建生、王金平二先生的大作《周伐猃狁与"长父侯于杨"相关问题》,受益匪浅,该文讨论了以往关于"多友鼎"中所记的几个地名,并联系新出的"四十二年逨鼎"等进行考证,认为诸器中所记地名当在山西,非在陕西。我们无意  相似文献   
48.
49.
<考古与文物>2010年第5期刊载了胡明曌<内容有涉大明宫的三方唐代墓志>一文(以下简称胡文)[1],对内容有涉大明宫的三方唐代墓志作了详细的述说,使笔者受益匪浅.但在研读中,笔者亦发现,胡文所作墓志铭录文及其句读,均有部分可商榷处,影响了研究者对这些新材料的使用.故不揣浅陋,略申管见,敬俟方家教正,并与胡明曌商榷.  相似文献   
50.
她的第一部和歌集《乱发》,“达到了浪漫主义短歌的顶点”日俄战争爆发后,她发表反战诗《你不能死去!》曾被攻击为“乱臣贼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