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3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采用自然科学手段,对重庆万州大坪墓群出土的部分青铜器、铁器、玉器样品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显示青铜器样品均为铅锡青铜,铸造成形;铁器样品为亚共晶白口铸铁;玉器的主要矿物成分是透闪石。这一结果对了解大坪墓群的文化内涵和东周时本地居民的金属加工、玉器制作等手工业技术水平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2.
青铜器溶铅实验及有关问题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科学探讨夏商周三代因使用青铜器可能引起的铅中毒和因此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对仿古含铅青铜器做了一系列溶铅实验,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原子荧光光度计对实验样品进行了铅含量测试,结果表明使用含铅青铜器煮、盛食物会导致严重的铅污染。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而以使用这些青铜礼器为荣耀的上层统治者们却为此可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铅中毒,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3.
酸化是导致纸质档案、文物、图书等自毁的主要原因,现有脱酸方法实用性不强,需进行创新与突破。传统水溶液法,是一种常见的脱酸方法,具有对纸张安全、环境友好、操作简便、经济实惠、脱酸效果好的优点,也具有纸张浸泡处理时间长、脱酸速度慢的缺点。若能够克服其缺点,水溶液脱酸法会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在传统水溶液法脱酸的基础上,利用酸化纸张湿润状态下与外加直流电源构成电解池的工作原理,采用电解法将纸张中的酸根离子移出,实现纸张快速脱酸。通过对比电解法与传统水溶液法对自然酸化纸张脱酸前后的外观与性能,探讨电解法的脱酸效果。结果表明,电解法可以有效地去除纸张中的酸根离子,降低纸张的酸度,既保留了传统水溶液脱酸简便可靠、绿色安全、成本低的优点,又克服了纸张长时间湿态导致的变形、膨胀的不足及工作效率低的缺点。  相似文献   
24.
利用XRF、金相显微分析等手段对湖北省荆门市境内左冢楚墓群出土的金属器,特别是青铜器进行了测试分析,XRF分析表明该楚墓群出土的青铜器多为铜、锡、铅三元合金,且容器的锡含量低于兵器和工具,而铅含量则相反。金相分析显示左冢楚墓群出土青铜器多为铸造组织,其中3件铸后经过不同程度的加热;而热锻成形的器物有4件,其中有一件在锻后进行了冷加工。结果显示,此批青铜器合金成分比较科学、制作工艺比较先进。  相似文献   
25.
自二里冈上层文化时期开始的商人东进,在山东境内造成了商与东夷文化的对峙。地理格局的差异,对商人在其东土不同区域的统治方式产生重要影响。商人东进改变了夷人的分布地域、政治结构、经济生活和文化面貌,造成其内部体系的初步分化;加上周人东征,最终造成了淮夷与东夷的分离。  相似文献   
26.
朱继平 《考古》2012,(1):63-71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山东济阳姜集乡刘台子墓地相继发现并发掘了几座西周时期墓葬,发掘者对其年代与族属进行了考订,初步认定该墓地属文献所载姜姓逢国所有。随后,有学者对其中几座墓葬的年代与墓主身份作了进一步讨论,商周逢国的历史问题也不断受到关注。然而,  相似文献   
27.
贾湖遗址是属于裴李岗文化的一个重要遗址,是目前所见的中原地区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本文主要通过贾湖遗址T107B和T43两个剖面样品的粒度分析和地球化学元素分析来推测当时的环境;并以该遗址为例,尝试利用地球化学多元统计分析进行考古探方之间层位关系对比的可行性。分析表明贾湖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地层主要代表了一种洪积,及局部的洼地沼泽相沉积(即顶积层),且新石器时代早期气候较为湿热,晚期则向干旱方向转化。  相似文献   
28.
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和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对九连墩楚墓出土的璧玉、石磬和镶嵌物进行了物相分析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璧玉的主要成分为透闪石,石磬的主要成分为方解石。同时对镶嵌物的分析表明当时可能采用的是红铜镶嵌技术。这次分析为九连墩出土文物的复仿制和进一步的保护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9.
山东北部商周时期海盐生产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古代食盐主要有海盐、池盐、井盐和岩盐四类,其中海盐主要产于我国东部沿海,而山东北部又是海盐的主要产区之一。根据有关文献记载,我国古代海盐生产主要有两种技术,即明代之前的淋煎法和明代开始推广的晒盐法。由于缺乏考古实物资料和科学检测数据,目前学界对我国古代盐业  相似文献   
30.
本研究探讨了以钙源、磷酸盐源、胶原蛋白矿化溶液浸泡—气体扩散多循环法加固古代骨骼材料的工艺方法,并利用超景深显微镜、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色度分析法、抗压强度试验等方法研究了保护效果。结果表明,利用该工艺处理后的生物磷灰石骨骼具有加固材料成分和骨质本体一致,原位合成且深入到骨质内部等特点,克服了有机聚合物及其他矿物材料简单物理充填的一些弊端,且处理过程简单、效率高、外观改变小,能满足对脆弱骨质文物、人骨及其他动物骨骼的加固保护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