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正攀枝花机场建设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始于20世纪60年代攀枝花开发建设之初,攀枝花老一辈领导者徐驰、李非平等在作攀枝花工业基地总体规划时,就考虑了攀枝花机场的布局并做了相应的工作。但特定的历史条件决定了当时的首要任务是集中精力建设钢铁基地,为了国家安危,为了准备打仗,早出铁早出钢。第二阶段,1984年西南民航局根据国家的总体部署,对西南地区民用机场进行了统一规划,把攀枝花机场纳  相似文献   
122.
为配合市政工程建设,2009年12月至2010年1月,重庆市文物考古所(今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对位于重庆市合川区南津街街道的黄泥塝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清理汉墓2座、明墓3座。汉墓为东汉石室墓,出土器物共88件,其中铜镜、陶车的发现对于研究两汉制镜工艺、车制、交通工具有重要意义。此次发掘为汉代丧葬制度、汉墓的区域类型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23.
<正>景德镇是中国古代制瓷业后期阶段的生产中心,被称为中国的瓷都,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古代文献中关于中唐到北宋时期景德镇的瓷器生产有多条记载,表明景德镇的制瓷历史可以上溯到中晚唐时期。然而,以往的考古发现却将景德镇窑业的创始时间定为五代时期1,并未发现中晚唐时期的窑业遗存。近年来通过考古调查和发掘得知,景德镇浮梁县湘湖镇南河流域一带分布有60处以上的晚唐、五代至北宋初期(9~10世纪)的早期窑址,部分窑址的时代可早到  相似文献   
124.
本文依据景德镇浮梁县兰田窑窑址考古发掘资料,探讨了9~10世纪景德镇窑业的生产状况。首先介绍了兰田窑的基本情况和发掘的概况,并根据兰田窑大金坞窑址的发掘简报和万窑坞窑址初步整理的成果,探讨了景德镇早期窑业的三个问题。第一,根据万窑坞窑址发掘清理的五代早期窑炉遗迹,结合乐平南窑清理的晚唐时期龙窑,浮梁盈田凤凰山窑址清理的北宋早期窑炉,初步总结了景德镇地区早期龙窑从长变短,坡度从缓到陡,建筑方式从土筑到砖砌的变化趋势。第二,根据兰田窑发掘的地层,将景德镇地区9~10世纪的窑业分为5个发展阶段,并根据初步的整理结果对5个发展阶段的时代进行推断,总结了各期的基本面貌和特点。第三,万窑坞窑址地层出土资料显示,9~10世纪景德镇生产的主要瓷器品种青绿釉、青灰釉、白釉等各类器物,在所有地层中均同时出土,表明这三类器物的生产不存在早晚相继的关系,而是同时生产的不同质量和特点的器物。同时,从这三类产物的胎釉特征制作工艺、器物造型及装烧方法等观察,其分别受到了江西洪州窑、浙江越窑和北方地区白瓷生产技术的影响,也有少量长沙窑的工艺特征。  相似文献   
125.
三叉形窑具是北方地区窑址中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窑具之一。其在北朝时期的北方窑场中产生,并一直使用至宋金时期,晚唐以后,三叉形窑具逐渐被垫圈、垫饼及小支钉等所替代。三叉形窑具最早为间隔具或支垫具,配合支烧具用于器物的裸烧,后来用于烧制三彩器,成为烧制低温釉陶的主要间隔具。在韩国、日本和阿塞拜疆也发现了不同时期的同类器物。  相似文献   
126.
本文是2020年萍乡南坑窑考古调查的概述和主要收获。本次共调查了18处窑址,根据各地点发现的器物,可大致分为三组。南宋晚期至元代早期南坑窑创烧,采用支圈组合覆烧工艺大量生产青白瓷;元代中期青白瓷生产减少,质量下降,多使用涩圈叠烧法生产灰青釉、青釉、酱釉和黑釉瓷;元代晚期以生产青瓷为主,主要生产仿龙泉青瓷。本次调查发现窑炉遗迹4座,皆为砖砌龙窑,与南宋以来龙窑向宽短变化的趋势相符,并存在多次修建使用现象;发现的矿洞与码头遗迹,反映了南坑窑系统生产过程。从采集标本看,景德镇青白瓷技术可以通过南坑窑向湖南传播;南坑窑仿龙泉窑青瓷是基于本地窑业技术对龙泉青瓷进行的表面模仿。  相似文献   
127.
钧窑三问——论钧窑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古代文献对钧窑研究中的三个问题进行了考证。第一,今人多将钧窑视为宋代的“五大名窑”之一,实际上钧窑在宋至明初大体默默无闻,明后期的文献中始对其记载,但直到民国时期仍未能列入“五大名窑”,20世纪后半叶钧窑才名列“五大名窑”,前提是“钧官窑”概念的确立,是建立在某些推论基础上的产物。第二,古代文献中所指的钧窑,除了指今之钧窑的一些特殊产品外,还可能指古钧州境内其他窑场的产品,现所称的钧釉瓷可能是某些文献所记之汝窑器。第三,《清波杂志》中关于窑变朱砂红瓷的记载,应指北宋末钧窑生产的红釉瓷。  相似文献   
128.
宋代是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的社会,与前代相比,皇权极大地膨胀,不论是中央政府的三权分立,还是皇帝对地方控制的加强,到科举选官制度的完善,都使皇帝获得了统领一切的个人权力。在这种情况下,强调皇权的神圣性,制定严格的等级制度就变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9.
秦大树  吴闻达  李鑫 《文物》2021,(1):57-74+1
早期定窑指的是北宋之前的定窑生产状况。文章以北镇定窑遗址发掘资料为基础,结合涧磁岭地区的唐、五代窑业遗存,对早期定窑的产品面貌进行了总结。早期定窑产品主要有细白瓷、精细白瓷、中白瓷、化妆白瓷、青黄釉瓷、细黑釉瓷、粗黑釉瓷、低温釉陶等,定窑从创烧伊始就确立了以细白瓷产品为主的生产传统。以窑址发掘资料为基础,结合墓葬等遗迹出土的资料及文献记载,文章认为定窑创烧于中唐后期,并在中晚唐时期得到初步发展;经历唐末五代前期的快速发展,在五代后期迎来了窑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定窑生产传统及产品风格基本形成。早期定窑的发展,对南北方的白瓷生产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0.
加航印象     
我永远忘不了到达1988年奥运会举办地——卡尔加里市的情景。那是去年一个秋日的傍晚,我随中国记者考察团采访加拿大国际航空公司总部。我们乘坐的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奔驰,视野所及是草地、树木和远处的山脉。正当我们在疲劳中昏昏欲睡时,忽然有人喊:“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