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汪琦  袁琦  秦艳红  徐政  秦玮 《区域治理》2021,(1):156-157
基于江苏省8个典型城市的常规参数及PM2.5组分在线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月份PM2.5的质量浓度波动较为明显,冬季PM2.5浓度值较高,夏季PM2.5浓度值最低.PM2.5浓度空间分布特征明显,苏北地区高于苏南地区,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徐州碳质气溶胶的主要来源为燃煤排放,连云港、南通、南京、无锡及苏州主要...  相似文献   
162.
<正>灵渠,古称离水、漓水、零渠、澪渠、秦凿渠、陡河等,自秦代开通以来,已历经2000多年。旧有“兴安陡河为楚粤咽喉,路通百艘,灌田畴,裕国利民,所济甚大”之说,因其“导三江,贯五岭,济师徒,引馈运”,交通地位十分重要,历代王朝对它非常重视,有历史记载的修缮共37次,这些记载或著于文章,或见于摩崖,或刊于碑刻。其中,现存最早关于灵渠修缮记录的石刻,  相似文献   
163.
试论翠蓝釉瓷器的产生、发展与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元代是中国古代制瓷业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此前的宋、金时期是一种多元的生产体系,表现为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各地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都努力地发明和采用新的工艺技术,形成了许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不同釉色和装饰方法为代表的不同风格的制瓷传统。南北并重,交相辉映,其所表现出来的丰富多彩的面貌是前所未有的,无疑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黄金时期。然而进入元代以后,由于蒙古军队在占领过程中和早期统治中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破坏①,北方地区的制瓷业迅速衰落。表现为产品的质量下降,制品粗厚笨重,装饰草率简陋,尤其在工…  相似文献   
164.
秦彦士 《文献》2001,(4):153-158
自<汉书·艺文志>之后,历代官私书目少有<墨子>版本著录.据<中兴馆阁书目>所载,则其时<墨子>即已亡佚十篇,而其中尚有八篇"有录无书",实则仅存五十三篇.至明代时风大变,尤其中叶之后学术界对诸子学兴趣大增,<墨子>亦备受时贤关注.故在<墨子>版刻史上亦大放异彩.其雨后春笋之诸刻本于清代墨学复兴功莫大焉,然国内学术界至今鲜有人专事研究.余不揣冒昧,仅以此文就正于方家(仅及已校之重要刻本,未详校者不著).  相似文献   
165.
南亳地理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古文献有关南亳的记述,目前尚不可完全相信,也不可完全否定,重要的是努力寻找考古证据.如果南亳确实存在,其文化应是漳河型一类先商文化.  相似文献   
166.
编修地方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广西编修地方志源远流长 ,早在公元 2 65— 42 0年的晋代就编有志书 ,以后各代陆续编修。自唐代起 ,朝廷修编全国《总志》或全国《一统志》时 ,往往要求地方呈送图经、方志 ,以备汇纂。志书逐渐形成以“官修”为主的修志格局。由于政府的普遍重视 ,明清时期方志编修呈现出比较繁盛的景象。广西的情形 ,大体与全国是同步的。到了 2 0世纪 30年代初期 ,新桂系主政之初 ,此时 ,距离清嘉庆六年 ( 1 80 1年 )编纂完成、由广西巡抚谢启昆主修的《广西通志》 ,已经过去了1 30多年。重修《广西通志》被提上了议…  相似文献   
167.
2017年,周口市文物考古管理所对位于川汇区中原路的一座西汉时期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出土各类器物26件。此墓未经盗掘,对于我们认识这一时期这一地区的汉墓面貌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8.
宋代陶瓷礼器的生产和生产机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杭州市老虎洞窑址的发现与发掘,是近年来陶瓷考古与研究的重要工作。根据已刊布的发掘简报,发掘者将窑址遗存的主要部分断为南宋时期[1],引起了学界的高度重视。经过从分歧较大到逐渐统一的过程,学者们大体认同了老虎洞窑南宋时期的遗存就是长期以来苦苦寻找的、专为宫廷生产的“修内司官窑”或称为“内窑”[2]。因此,这项工作又引发了对宋代官窑研究的又一次高潮。然而,学者们多从文献对修内司位置的记述、官府从事窑业生产的机构、修内司官窑的烧制时间以及老虎洞窑出土器物与传世官窑器物外观比较等方面进行研究[3],而少有从官窑的生产性…  相似文献   
169.
云南永胜县他鲁人城堡与坟林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胜县地处云南省的西北部,属滇西高原与横断山脉的结合带,海拔多在2000至3000米左右。该县乃西南诸少数民族的世居之地,由于明代自洪武以来曾推行“屯民实边”、“寓兵于农”政策,内地湘、赣等省大批军士被“调卫入永”,目前以汉族人口为胜,少数民族主要有傈僳族、彝族、纳西族、傣族、白族、壮族等。被划归彝族支系的他鲁人,主要聚居在该县东南部的他鲁河沿岸,属六得乡管辖。  相似文献   
170.
论鲁西南地区的商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山东省菏泽和济宁地区西部诸县,北依黄河,南临陇海铁路,与苏、皖、豫三省毗连。由于黄河多次改道,这里的古文化遗址多被湮没。而今,只能在高出平原的台地上才保留着被人们称为“堌堆”式的古文化遗址,我们只有通过对这些遗址的调查和发掘,才能认出这里的古老文化面貌。 1959年至1976年间曾分别对梁山青堌堆遗址和曹县莘冢集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少量商文化遗存。近年来,又在菏泽、济宁地区的文物普查中,发现了许多商文化遗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