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义马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对河南义马市上石河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清理了一大批春秋时期墓葬。本文仅对M22、M67和M77进行介绍。这三座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属于春秋时期的中小型贵族墓葬,出土铜、玉、陶、石、玛瑙等各类器物共计321件(颗/枚)。这批墓葬的发掘,为研究三门峡地区春秋时期的葬制和葬俗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材料。  相似文献   
22.
早上,我在幼儿园门口见到了大班的亮亮和他妈妈。"陈老师,早上好!"亮亮高兴地喊道。清脆响亮的问候,让我感觉到一股淡淡的暖流涌过。我不禁笑着回答道:"亮亮,你也好啊!来,跟妈妈再见,跟老师进去吧!"于是,亮亮回过头和妈妈说":妈妈再见!"我牵着亮亮的小手,向园里走去。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和他人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徳颐怯Ω么右豢?始就有目的地引导孩子关心和尊重周围的  相似文献   
23.
针对会计专业学生的统计学课堂与专业课教学衔接问题,本文从统计学教学的不同教学板块给出了教学改革建议,以期提高会计学专业学生的统计学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4.
嚼不动的鱼     
1977年秋天,我高中毕业,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下放到了湘西南的邵阳新宁县双罗大队农场,成了千百万知青中的一员.我下放的那个大队,老乡的生活很艰苦.因为刘姓居多,于是有一大半的人叫刘有油、刘有粮、刘有盐……他们的愿望很简单,就是每餐能有米饭吃,炒菜时能多放点油盐就心满意足了. 我们大队农场,知青加各小队抽调来的老场员一共15人,管理着20多亩水稻田和50多亩旱田.当时我每月的生活费是3元钱,一个月难得打一次牙祭.由于肚子里缺少油水,吃饭便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25.
27岁那年,身为上校的乔治·华盛顿(1732-1799,美国第一任总统,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率领美国军民赢得美国独立,被称为“美国国父”)率领部队在弗吉尼亚州的亚历山大市驻防,是当地最高军事首脑。  相似文献   
26.
<正>鸟是古代先民们最早关注并被广泛崇拜的动物之一,因为鸟有着人类向往的本领—飞翔,所以我国古代许多氏族部落都喜欢以鸟为图腾,奉鸟为神灵、为始祖。如《诗经·商颂·玄鸟》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鸟就是商的图腾。古代先民们不仅将鸟类的这种特征神秘化,而且还视鸟为神灵动物,幻想借鸟的神力来往于天地之间,并与神灵沟通。因此,鸟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中国古代玉雕大师手中不可缺少的素材之一。  相似文献   
27.
虢国墓地位于河南三门峡市北部的上村岭一带,是一处等级齐全、排列有序、保存完好的周代大型诸侯邦国公共墓地。20世纪90年代初,在对虢国墓地进行的第二次大规模考古发掘中,出土了数千件造型精致的玉器制品。现对其中造型独特的玉块介绍如下,以供读者品赏。  相似文献   
28.
杨海青 《收藏家》2013,(10):51-57
应国是两周时期中原地区的一个姬姓诸侯国,南边起自澧河流域,向北到达汝河的大部分地区,其中心区域在今河南省平顶山市一带,包括平顶山市区、宝丰县、鲁山县、叶县、襄城县、郏县与汝州市的部分地区。在应国墓地发现之前,人们对应国的认识知之甚少;得益于传世和近年应国墓地出土的大量铜器和玉器,人们才逐渐对它有所  相似文献   
29.
在藏族的先民中狗是它们最早驯养的动物之一。狗的嗅觉灵敏,勇猛异常,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藏民族原始社会,它曾经是他们生产和生活中的得力助手。狗不仅可以为他们提供必要的食物来源,而且日夜为主人警戒,保护家畜和主人的安全。因此,在以狩猎和游牧经济为主处于早期阶段的藏民族中,狗是他  相似文献   
30.
建党80周年前夕,扬子晚报几位青年记者,采访了一些革命前辈后人或别的亲属;这些前辈,都是江苏籍或曾长期在江淮大地上生活和战斗过,在江苏父老中有过影响的。他们的亲属以其独特的视角,向记者反映了他们亲人的事迹,有些是鲜为人知的,这些以新闻专访形式的文章,在扬子晚报《江苏英杰追踪》专栏陆续发表后,革命志士们闪光的人生轨迹和巨大的人格魅力,震撼了万千读者的心灵。现采纳读者意见,本刊将这些专访转载在这里,顺此向提供文章的扬子晚报及陈太云等记者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