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近代日本军队是从不同区域中编成,侵华战争也是在多个区域中展开的。这些区域既包括日本国内作为军队编成和驻屯地的固定区域,也包括日军在国外侵略占领并遭到抵抗的各个区域。近年日本学界基于日军按区域编成和驻屯地固定的特征,通过对地方行政单位、军都、自然村三个层面中军队与地方关系的分析,从区域社会角度关注近代日本军国主义战争体制的形成过程和军队活动。通过对乡土部队——联队的研究,揭示日军中的区域色彩与战斗力特征,有利于细化对日本侵华战争体制与日军的认识。同时,日本学界关于战时中国东北、华北、西南、东南地区日军侵略和中国抵抗的研究,揭示出不同区域的抗战特点,进一步拓展了日本侵华史和中国抗战史研究。本文对以上两方面研究做一初步梳理并据此对如何继续深化抗战史研究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42.
湿地公园一般占地面积较大,但其植物体系却较少,人类活动也不多。植物系统为公园的主题部分,大片的植物能有效地对生态系统进行调节和保护。近年来在中国,合理的利用湿地和保护湿地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起来,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对于城市绿地系统的多元化和湿地的保护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城市湿地的绿植又是城市湿地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值得我们探讨。  相似文献   
43.
严歌苓是一位享誉世界的当代华裔女性作家,她在过去近30年创作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我国的现当代文学奉献了多部经典作品。严歌苓人生阅历丰富,对待创作的态度严肃、认真,作品中对女性人物的描写尤其令人称道。她在笔下的女性人物身上倾注了自己对历史、时代、人性的理解,并且对此有着艺术化的展示。她以自己独到的眼光和细腻的情思对不同女性的心理世界进行关照,通过几十年的艺术探索,同时结合自己的感性经验对女性世界进行了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44.
文章以清代云南地方志为例,对现今历史学研究中的社会史、生态环境史与传统地方志的利用关系进行探讨。认为传统地方志会因史学新视域的跟进而得到重新利用,成为区域史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而在此过程中,研究思维和理论的转变是非常关键的。  相似文献   
45.
1991年以来的30年间,日本关于抗日战争史研究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发生了显著转变.开始从长时段认识战争起源与战后和解,对战争责任的追究重点从国内战时领导者变为日本对亚洲国家的战争责任.“亚洲太平洋战争”史观强调日本对亚洲国家所发动战争的侵略性质.战争的叙述从只强调其“受害”转换为也关注“加害”.研究者不仅对中日两国的战争动员体制进行比较,还在中国开展调查,揭露日军对中国民众的伤害.军事史研究的主要对象从军部与国家领导层转变为前线战场和普通士兵.当然,这里所说的转变并不是说历史观和方法论上的新旧更替已经全部完成,这只是一种转变的开始和新动向的出现.在日本,关于这场战争的错误观念依然顽固存在,需要继续清除.  相似文献   
46.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乌江边,四面楚歌,那是一段千年传诵的英雄泪曲。来到历史的津口,生命的尽头,我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我的存在和逝去都是一种悲剧。  相似文献   
47.
祁嬿蒨 《攀登》2014,33(4):133-135
青海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迁徙聚居的地方,各民族在发展、进步中创造了独特的地域性民族文化,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为青海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通过在共性中凸显个性、凸现多元文化中的向心力、多民族文化在社会发展中进一步得到升华这三部分内容就青海如何开发、研究多民族文化资源略作探析。  相似文献   
48.
49.
祁建民 《近代史研究》2023,(5):39-55+160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来自日本的社会主义理论虽然传播较广,但中国早期社会主义者对唯物史观的认识却与日本输入的理论存在重大差异。日本社会主义者的唯物史观带有进化论和机械论色彩,以致形成“革命尚早论”。中国早期社会主义者以迫切解救民族危亡为己任,在坚信社会主义必然到来的同时积极投身革命实践,掌握辩证唯物史观,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打下科学理论基础。克服带有进化论色彩的机械唯物主义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个重大课题,中国早期社会主义者在实践中突破了日本社会主义者对唯物史观的认识缺陷。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中日唯物史观的比较,探讨中国早期社会主义者如何克服日本唯物史观的缺陷,可以揭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复杂状况,对于阐明中国共产党革命理论形成的艰难过程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独特贡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