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田亮 《环球人物》2012,(27):70-73
"我知道你的实验已经在天上了。希望你常回国来。"9月18日,在天津举办的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大会开幕式开始前,胡锦涛总书记紧紧握住特邀嘉宾、美籍华人科学家丁肇中的手说。2011年5月,由这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主持建造的第二台阿尔法磁谱仪(AMS—02),搭载奋进号航天飞机升空,开始了它在国际空间站的使命——寻找反物质和暗物质。未来20年,阿尔法磁谱仪将是国际空间站上唯一长年运行的大型科学实验设备。对于反物质和暗物质的探索,早在1994年就开始了,18年过去了,依旧没有重大发现,其实就连丁肇中自己也不十分清楚暗物质到底是什么。"我就是要一直找到宇  相似文献   
72.
田亮 《环球人物》2013,(10):90-91
在闹市练步法,两夺奥运冠军,31岁转入职业拳坛"邹市明,快使出‘降龙十八掌’,打倒他!"澳门威尼斯人酒店金光综艺馆的看台上,某位观众的一声吼,逗得全场大笑。邹市明虽然没有那功夫,但凭借积极跑动、动中有攻的"海盗式"打法,在4月7日凌晨以点数优势战胜墨西哥对手,赢得自己正式转入职业拳击后的首场胜利。现场近万名观  相似文献   
73.
2013年10月15日是习仲勋同志诞辰100周年的日子。对他的一生,他的夫人齐心有一句深情的概括:"我常说,仲勋英雄一世,坎坷一生。他胸怀宽广坦荡,为党的事业历尽艰辛,但他从不计较个人的恩怨得失。""英雄一世,坎坷一生",这简单的8个字背后,却是波澜壮阔、起伏跌宕的人生故事。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习仲勋传》一书,用上下两卷、94万  相似文献   
74.
今年2月,戍边英雄的事迹公布后,有网友整理、发布了英勇牺牲的四位烈士的有关信息:陈红军(1987年-2020年6月),甘肃省兰州市烈士陵园。陈祥榕(2001年-2020年6月),福建省屏南县烈士陵园。肖思远(1996年-2020年6月),河南省延津县烈士陵园。王焯冉(1996年-2020年6月),河南省漯河市烈士陵园。  相似文献   
75.
近年来,西方一些政客和媒体频频借新疆问题抹黑中国。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于3月7日下午就“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在回答涉疆问题时,王毅提到,法国有一位作家叫维瓦斯,他写了一本书名为《维吾尔族假新闻的终结》,用自己两次亲赴新疆的经历。  相似文献   
76.
张勉  田亮 《环球人物》2013,(3):14-18
"请大家落座。"主持人说了两遍,还是没人愿意坐下。人们都踮着脚,想要透过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多看几眼主席台中间的那位老者。1月18日,《邓小平时代》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三联韬奋书店举行,所有来宾热切关注的正是这本书的作者——美国著名学者、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前主任傅高义教授,他也是当今美国乃至世界最知名的中国  相似文献   
77.
田亮 《环球人物》2013,(4):80-82
他解决了火箭重要部件的加工难题,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3年1月18日,88岁的郑哲敏从国家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在无数个摄像机镜头面前,郑哲敏把双眼眯成了一条线,以此来表达他的喜悦之情——由于喉咙不适,医生建议他尽量少说话。那本红彤彤的证书大得几乎可以覆盖他的上半身,也把他映得满面红光——这个奖可以说是对他一生奉献的总结。评审词写道:"郑哲敏院上是国际著名的力学家,他阐明了爆炸成形的机理,解决了火  相似文献   
78.
周滨政商网     
  相似文献   
79.
田亮 《环球人物》2021,(7):34-36
"长期以来,美国是世界头号强国,也拥有最强的军事力量,针对别国的海上挑衅也比较多。挑衅一般从侦察开始,它要通过侦察了解对方的活动规律,军事装备的型号、数量、质量等。对我国也是如此。"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李杰告诉《环球人物》记者:"进入新世纪,中国的海上力量不断壮大,各种新舰、新机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80.
田亮 《环球人物》2013,(7):72-73
湖北官员叶青算了笔账,公车改革后,全国每年可节省1000多亿从年初的"公车随手拍"微博行动,到小学生提议"公车装红色车牌",再到财政部长在今年两会提出严控"三公"(公车、公宴、公游)消费,公车改革,近期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热点。叶青,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兼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已经研究车改20年,践行车改10年。"如果我的车改方案能普及全国,一年至少能节约1000亿,"他告诉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这相当于2011年全国扶贫决算的2倍。"包括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