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索穷 《中国西藏》2007,(1):51-53
1946年秋天,12岁的斋林·旺多留学印度。这距我们采访他的2006年过去了整整60年,虽然当年的翩翩少年已过古稀之年,今天的旺多老人依然是那么热情洋益、粗力充沛。有人说他是“文化交流的使者”,  相似文献   
102.
索穷 《中国西藏》2007,(5):42-45
2006年6月至7月,我参加由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灵山生态研究所组成的摄制组,在藏东南的亚东、吉隆、米林、林芝、波密等地的森林地带进行了一次人形动物考察活动。  相似文献   
103.
正嘉黎县是茶马古道重镇和汉藏官道上重要的驿站所在地。茶马古道在当地话中叫"哲别郎(木)",意思是赶骡人的道路。清代以前的嘉黎,古称"拉里",非常繁华。嘉黎当地牧民祖辈父亲是汉族、母亲是藏族的"汉裔人家"非常多,生活习惯与当地人无异。当年的老拉里宗(今嘉黎镇一带),藏传佛教寺院、清真寺、关帝庙和谐并存。过藏历年时,藏汉伙伴们成群结队到每家每户"拜年",用的也是汉语"拜  相似文献   
104.
北疆的5月,高天流云,一碧万顷,远山白雪皑皑,戈壁已然返青。从乌鲁木齐驱车向北,进入准噶尔盆地东北边缘,沿笔直的216国道直插阿勒泰腹地,葱绿的戈壁、奔跑的野马、转场的羊群、撒着欢儿的牧羊犬、骑着骆驼的哈萨克族牧羊人,冬不拉的琴声和着驼铃悠悠,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情不自禁地陶醉于阿勒泰草原的民俗风情里……汽车右转驶入青河县境内。  相似文献   
105.
西藏民主改革4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二牛抬杠"逐渐消失,机械化进入农家大院;科学种田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粮食产量年年递增;生活水平逐年提高,过去连做梦都不敢想的电视机、汽车等现代设施进入寻常百姓家,并且在西藏各地农村出现了一批百万元户。"铁牛"进家,耕牛"退役"时下正值西藏高原广大农区秋收打场时节,人们发现,昔日人背、畜驮麦子,牦牛踩场打麦的传统方式正被轰鸣的拖拉机、收割机、脱粒机等农机所代替。60年代,西藏农村第一次使用内地制作的铁犁代替沿用了数百年…  相似文献   
106.
西藏民俗变迁随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星移斗转,生老病死。一切事物都在变化,变是永恒,不变是暂时。 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动感,带来了美,带来了新的事物和新鲜的面孔,我们周围的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 “移风易俗”一顾名思义,是一场改造风俗的努力。民俗行为和民俗心理是人类生活的组成部份,民俗文  相似文献   
107.
藏医药学与天文历算有着相同的理论基础。例如五行学说的提出,五行学说是藏医历算理论的基础,是藏医与历算的总体性理论,藏族有一句民谚“要想成为顶级的医师,至少要掌握中等的算学”,因此,藏医与历算被认为是西藏传统文化中的一对“孪生姐妹”。  相似文献   
108.
迁移     
“我叫索娜央吉.今年74岁了.我老家是工布(林芝地区)那边的.10岁的时候到拉萨。刚到拉萨的时候,在我眼里.拉萨很繁华.拉萨也很凄凉,我看到琉璃桥下到处是污水和大便.脏得不行。乞丐和流浪汉晚上睡在桥底下,我看到过有冻死饿死的人挺在那里,好心的人在尸体上挂上一条哈达.  相似文献   
109.
过去,日喀则民族手工业的生产形式主要以个体家庭作坊为主,除个别专业匠户外,基本上属于家庭副业,生产工具和厂房设备等都十分简陋,加之旧西藏地方政府对发展手工业生产,不但在原材料、资金、技术和产品销售等方面不予重视支持,还将过重的税赋加在手工业者的身上,把手工业视为最卑贱的职业,  相似文献   
110.
索穷 《中国西藏》2006,(5):64-67
德格·格桑旺堆,1950年在昌都光荣起义,并致电毛主席、朱总司令,坚决拥护中央人民政府解放全西藏的著名的前藏军第九代本,西藏自治区成立后历任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西藏文联名誉主席和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委,为维护西藏稳定、发展民族文化作出了特殊的贡献。既然要说到德格·格桑旺堆的故事,我们就从他的家名——“德格”说起。德格,原属吐蕃辖下多康六岗之色莫岗,位于青海、四川、西藏的交界处,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很早便出现了藏族历史上“政教合一”的典型代表——土司制度。解放前,德格土司是康区最有影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