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AMT复合剂保护青铜文物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依据ATM复合剂清洗粉状锈即青铜病的实验,对春秋战国时期的腐蚀青铜编钟进行保护处理,将清洗液作了IC分析。从实验和分析表明ATM复合剂不怛可消除粉状锈,而且对青铜物起到缓蚀保护的作用,简化了传统腐蚀青铜物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62.
遵义地区是贵州北部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气候温暖湿润,物产丰富,素有黔北粮仓之称。中央红军长征到遵义地区不但召开了在党和红军历史上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而且也为在数千里坎坷的长征路上艰苦卓绝战斗而很少有喘息机会的红军广大指战员,提供了短暂而宝贵的休整补给时间;  相似文献   
63.
“天有不测风云”,在举国同庆香港回归那段时光,如何做好北京、香港两地的天气预报,为庆典活动提供准确的天气情况,成为原中国气象局局长一段难以忘怀的经历。当全球的华人将目光都投向香港回归盛大庆典时,而他们的目光却聚焦在一张张卫星气象云图……  相似文献   
64.
<正>《晋书·张轨传》载:“俄而(后赵)麻秋进攻枹罕,时晋阳太守郎坦以城大难守,宜弃外城。武城太守张悛曰:‘弃外城则大事去矣,不可以动众心。’宁戎校尉张璩从之,固守大城。”((1))按,此段史料记载东晋永和三年(后赵建武十三年,前凉建兴三十五年,347)四月后赵麻秋率军进攻前凉枹罕城之事,其中提到前凉方面镇守枹罕城的官员之一“晋阳太守郎坦”。而关于郎坦的任职问题,诸史记载存在分歧。  相似文献   
65.
安县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文化氛围浓厚,不仅古有大文豪李调元,近有著名作家沙汀,而且有着祖先留下的宝贵丰富的文化遗产。多年来,在文物部门的艰辛努力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收(征)集了大量的出土文物和社会流散文物,为馆藏增添了品类,充实了数量。目前,馆内藏品已达数千件,其中有不少精品,现就其中几件精品分述于后,供同行们及爱好者共赏。  相似文献   
66.
上世纪90年代。我在江苏省政协文史办工作,整理史料时见有朱明镜撰写的《我所知道的蒋介石总统府》一文,文章描述了建国前后总统府的建筑布局、机构设置、人员状况,甚至蒋介石办公室内的陈设细节。后来听老同志说,朱是江苏省委统战部离休干部,建国初期,在南京军管会、文管会工作,参与接收南京总统府。  相似文献   
67.
葛剑雄离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一职,他为图书馆带来了什么?  相似文献   
68.
2003年7月24日,我省颁布实施《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2013年11月28日,《条例》修订草案通过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并于2014年1月1日起施行。10年来,成都市地方志工作在省志编委的关心指导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切实做好依法行政、志鉴编纂、地情开发、信息化...  相似文献   
69.
我国当前处于转型时期,人们价值观趋向多元,在此之时,现代新儒家思潮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现代新儒家思潮作为由我国儒家传统文化发展起来的价值文化,研究它对国人价值观的影响,对正确认识主流价值文化和引导人们行为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现代新儒家思潮对人们价值观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可以得出其最终要致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之下,唯有如此,才能获得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70.
青海自古就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各族人民共同谱写着青海多民族的文明史.自元朝以来,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民族逐渐形成世居青海高原的主要民族.由于青藏高原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各个历史时期的民族文化在本区域内得到了充分交流融合、继承发展,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农耕经济文化、牧业经济文化和多种宗教文化.各种文化相互作用和影响,使青海民族民间文化逐步演变成具有多元化、多民族性的高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