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子今  王喆 《中华遗产》2011,(1):22-45
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说的都是长久接触的力量。设置佛珠、佛宝以及贡物的用意,应该也是如此。无论是不是佛徒,倘若你触碰到了它们,就会不自觉地去思索它的意义,藉由一个小小的物件,促使你思考与它相关的事,这就是佛宝的力量了。  相似文献   
12.
前言 渚文化是分布在长江下游地区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这一文化中有一些坟丘墓,墓中随葬有许多精致的玉器。并且在坟丘墓的周围形成遗址群,其中心建筑有巨大的基坛。除此之外,也有很多墓葬建在平地且不陪葬玉器。这样,从墓葬随葬品的总数和组成,可以看到明显的差别,因此良渚文化的社会应该已经有了阶级。本文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将重点探讨良渚文化的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13.
今声  许立礼 《旅游》2007,(6):62-65
“当我们年轻的时候,在一个五月的美丽的清晨,你说过,你爱我”这段唯美的宣传词,出自国产爱情大片《云水谣》。 这部爱情大片,在故事、表演之外,更加让人感动与震撼的,其实倒是它的场景。《云水谣》全部采用实景拍摄,摄制组历经一年,转战福建、北京、西藏等多个外景地。鼓浪屿的田间小路、水车,西藏的高原雪山……都给人以极大的震撼。其中,风景如画的秋水家的景地选在福建长教官洋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我在史书上看到过一些关于明朝建文皇帝削发贵州白云山为僧的记载 ,前几年又从一些媒体了解到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隐居贵州岑巩天庵寺的传闻 ,而崇祯皇帝的儿子流落贵州遵义之事 ,是最近从省文史馆陈福桐先生转交给我的一篇文章中才知道的。文章作者李连昌先生 ,曾担任过遵义电视台台长 ,热心文史 ,他与一位名叫邹代林的村民有近20年深交。前不久在一次闲聊中 ,邹代林无意中谈到自己的家世 ,说他本不姓邹 ,而是崇祯皇帝儿子永王朱慈的嫡传后代。清初顺治年间 ,东林党领袖邹元标之子邹之麟和一姓赵的太监将朱慈护送到遵义府马桑窝梧桐街…  相似文献   
15.
北京CBD区域里多高楼,这里矗立着曾经的京城第一高楼——209米高的京广大厦,刷新这一纪录的是高达249.9米的北京银泰中心。而该中心落成的当年,也就是2005年6月16日,国贸三期工程动工了,330米的高度两年完工,又一次突破了CBD的天际线。瞄准天空的赛跑可并没有结束,今年,这里又发布了一份土地招标文件,建筑的规划高度是400米。不过,  相似文献   
16.
亮出心门     
开门、闭门? 高门、蓬门? 族门、师门? 正门、后门?中国人似乎永远在门与门之间徘徊,“门”是他们内心面对纷乱人世的一道闸口。  相似文献   
17.
纵横南北纬二十几度的广大空间,与古文明同源的文身事件,实际上在东西世界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文化意象。倘就中国古代而言,文身多被用作刑罚或士兵的标志,作为对身体的修饰却基本严令禁止……文身在中国,从未被主流社会所接纳的原因是什么?它为何在今天仍难以打破人们异样的目光?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钢铁制品中浮凸组织产生的原因,对14件取自不同地方、属于不同时期的具有浮凸组织的样品利用金相组织鉴定、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化学分析和显微硬度测定等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相组织观察发现浮凸组织与夹杂物和铁素体晶粒间界有一定的关系,并存在有不同的形貌,其显微硬度均比附近基体高;成分分析表明有浮凸组织的样品磷含量要比没有浮凸组织的样品磷含量高一个数量级。有浮凸组织样品内部磷含量的分布也不均匀。这些结果说明,浮凸组织的产生主要原因是矿石中的磷在冶炼过程中进入铁中,而在随后的脱碳退火、炒炼和冷、热加工过程中均不能有效地脱去;同时,固溶在铁中的磷与铁形成薄膜阻止晶粒间界长大、或在埋葬条件下长期时效引起的晶界移动而产生了浮凸组织。  相似文献   
19.
1943年,重庆盛传一桩奇闻:国民党军委会调查统计局局长戴笠欲将自己钟爱的情人叶霞弟小姐许给三星上将号称“西北王”的胡宗南为妻。真是:世间无尽荒唐事,丈夫做媒献娇妻。戴公岂甘做乌龟,只为日后树天梯。  相似文献   
20.
1951年8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还不到两年的时候,国家就开始派出第一批留学生到苏联学习,其中有医学研究生30名,都是革命战争时期和建国后的卫生干部。我是其中之一,并被分配学神经外科。我们都是第一次出国,没有涉外经验,大都没有学习过俄文。因此,卫生部、高教部和外交部负责同志专门给我们作报告,介绍苏联的社会情况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