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1997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一九五七年二月十六日,昭化县修建由昭化宝轮镇至城关公路时,在廸迴乡公路旁挖出石槨墓一座。县文化馆梁永元馆长经过该地时,发现这座古墓是南宋淳熙癸卯(十年)年建造的,后龛及东西壁上皆有石刻浮雕,遂将这情况向县领导反映,及时地停止了拆除墓石,并向省文化局汇报,省文化局通  相似文献   
12.
新都战国木椁墓与楚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0年2月,新都县马家公社发现了一座战国土坑木椁墓,这是一座大型的土坑木椁墓。此墓早年被盗,棺椁内的随葬品早已盗掘一空,难得的是这墓在木椁的垫木之下,发现了一个腰坑,坑内有随葬铜器一百八十八件。这座战国墓对巴蜀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考古资料。首先,我们认为这是一座战国时期比较典型的楚文化的墓葬。可以从葬制、出土遗物的组合等方面来分析研究。关于战国时期的棺椁制度,我们从楚墓  相似文献   
13.
圣谕碑,高210、宽101、厚18.5厘米,部分字迹略有剥蚀。1934年从四川省广汉县城郊一家农民茅屋的墙壁中发现。现存广汉公园。碑面四周刻饰龙纹;上部分刻楷书"圣谕"二大字,复绕以龙纹;下部分有文字三行;"天有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大顺二年二月  相似文献   
14.
(一)發現及清理經過一九五四年十月五日,重慶江北相國寺附近的修建工程中發現古墓一座,由於建築公司對歷史文物的重視,發現後  相似文献   
15.
从出土的战国漆器文字看“成都”得名的由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务院列为全国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成都,是今四川省省会的所在地,也是历史上古蜀国曾经在此建都的地方。她位于川西平原的中部。自秦并巴蜀置蜀郡,“蜀守李冰凿离堆以避沫水之害,作都安堰,穿二江成都之中,溉田亿万顷……,”“於是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此乃说明秦汉之际的成都,在都江堰水利工程完成之后,遂有誉为“天府之国”的美称。后来的汉代,因织锦业的发达,曾有“锦城”之称;到五代后蜀主孟昶时,提倡城内遍植芙蓉,又有“蓉城”的称谓。这些名称是秦汉以来的“成都”在不同时代的几种名称,关于这些名称的由来,史书多有记载。除此之外,在这里我们准  相似文献   
16.
1955年10月,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派沈仲常、庞有林、李世芸、匡远滢四同志组成小组,参加官渠埝修渠工程中的文物保护工作。当时工程处正分别在三地训练民工基层干部,他们即分成三个小组赴集训地点,进行开工前的宣传。庞有林同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