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1924年,湖北佛教界一位传奇人物——武昌佛教会会长李绍棻病逝。人们在凭吊之时,自然而然地会想到他从前清封疆大吏转变为佛门弟子的人生轨迹,追忆起一个送错银票丢总督的陈年往事。那是1900年的秋天,躲避八国联军炮火的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逃到西安。两宫临幸,忙煞了一个名叫李绍棻的地方大员。  相似文献   
172.
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令年年初起在故宫博物院的保和殿公开展出。这件玉衣全长约1.88米,其外貌和男子体型一样,体躯肥大,腹部突鼓,头枕鎏金镶玉铜枕,两手握璜形玉器。全身可分为头、上衣、裤筒、手套和鞋五个部分,包括脸盖、头罩、上衣前片、上衣后片、左袖筒、衣袖筒、左手套、右手套、左裤筒、右裤筒、左鞋、右鞋等十二个部件组  相似文献   
173.
郑州老奶奶庙遗址是晚更新世一处包含多层堆积的露天遗址。本文从埋藏学视角对遗址形成与变化特点进行分析。这对于准确解读人类生存环境背景与遗址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遗址第4层与第3层存在着不同的堆积环境,其中的遗物存在着不同的堆积形成过程。从3F层至少到3B层,该地区存在着比较稳定的河漫滩环境,为人类反复在此栖居提供了条件。这些层位中的石制品和动物遗存是人类活动形成的。遗物在较短时间里被低能水流掩埋,得到了较好的原地保存。然而,微小石制品所占比例、骨骼风化程度的差异表明不同层位堆积力强弱以及被掩埋速度存在变化。堆积形成后受到一定程度的扰动或改造,比如有些炭屑在水流作用下发生位移,但程度有限;潮湿的埋藏环境对动物遗存保存产生影响;同时,微小型遗存有可能受到生物扰动而发生位移。尽管动物骨头在废弃后受到食肉动物的啃咬破坏有限,但不排除食肉动物或其他大型动物的活动造成遗物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位移,或者受踩踏而发生破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