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陆吉康  段艳 《广西文史》2004,(4):20-25,29
清末,全国掀起了一场禁除为害一百多年的鸦片烟的运动。在此背景下,广西各阶层的人士纷纷行动起来,主动加入禁毒这个伟大的斗争当中。然而,鸦片烟毒在中华大地肆虐已久,按当时的国情,要想在短期内禁绝之,亦绝非易事。尤其是在广西,历史上先是外国鸦片通过广东进入中国内地过境的一条重要通道,后来是云、贵、川等省鸦片烟土销往粤、港、澳和东南亚的中转站。  相似文献   
52.
九龙江自福建西部山区蜿蜒向南,缓缓流过漳州平原,经厦门汇入台湾海峡。沿江溯源而上,可寻找至著名文学家、幽默大师林语堂当年留下清淅的脚印。1895年林语堂出生于九龙江支流西溪,岸边的一间小平房。原教堂早已被废,然而他出生的那间小屋,依然独立在操场边:还有他在自传中经常提起的那口已干涸的井,八经风雨,不知几次人为改  相似文献   
53.
段小群  王伟  贺林  茹小珍 《文博》2005,(4):56-58
天坛,又名圆丘,或圜丘,元代以后才称作天坛,是皇帝进行祭天活动的礼仪建筑。天坛遗址位于唐长安城明德门遗址以东约1公里处,今西安市南郊陕西师范大学南区体育场以东。天坛主体是用黄土夯筑而成的圆形高台式坛体建筑。平面呈四重同心圆,四层圆形夯土台叠置而起,直径自下而上逐层递减,底径为  相似文献   
54.
1996年10月30日,位于白水县城西南部的白水中学在取土基建时偶然发现夯土建筑基础一处(图一),并在距地表约4米的夯土层中发现残缺不整的造像碑五通、八棱石经幢一块,它们被整齐地置放在建筑基础的正中部位.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在距地表2米处的夯层中央有一直径为6厘米的六棱形直孔,深约4米。  相似文献   
55.
56.
收藏、研究、展示、教育是博物馆的四大功能,其中展示、教育是对社教工作的深化和提高,是社教工作的最终目标。实践证明,展示、教育是社教工作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的最佳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博物馆要生存下去,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需要,并提供优质的服务和健康向上的精神食粮。山西省博物馆社教部开办的艺术家长廊,为博物馆走向市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相似文献   
57.
本文对秦始皇帝陵园K0006陪葬坑的性质进行了研究。作者认为K0006陪葬坑是秦帝国中央政权三公九卿中廷尉官署在地下的模拟反映。8尊文官俑和4尊御手俑是该机构的主要成员代表。  相似文献   
58.
进入明清后,江南市镇经济空前繁荣,一些规模较小的集市纷纷壮大为商品经济发达的市镇,资本流通和商品流通都非常兴盛,而处于岭南腹地的广西圩镇也开始得到初步发展,但这种发展是缓慢而拙朴的,与高度发达的江南市镇相比,甚至远远滞后,不仅表现在农村圩市上,许多中心市镇也还属于封闭或半封闭的自然经济的交换性质,这种封闭,导致了人们经商意识普通不高,圩镇发展缺乏后劲。其深刻的原因,笔者以为源自于不发达或欠发达的山地交通。  相似文献   
59.
弓鱼洞在洱海岸边,有个小村子叫桃源村。离村子不远的海边上,有个弓鱼洞,里面的弓鱼象糠粃一样多,据说这是白族英雄杜朝选过海斩蟒蛇时留给人们的。那是很多年前的事。有一天,年轻猎手杜朝选要到洱海西面斩杀害人的蟒蛇。他到了岸边,碰见一位渔翁划着一张船,船上站  相似文献   
60.
段红云 《史学集刊》2023,(1):107-119+131
受传统“天下观”“夷夏观”“服事观”影响,清代中越藩属关系在政治上讲求以“字小事大”为核心的差序格局,具有重“礼”不重“驭”的特征;经济上讲求以“厚往薄来”为准则的朝贡贸易,具有重“义”不重“利”的特征;文化上讲求以“德化四夷”为目标的文化辐射,具有重“文”不重“武”的特征;军事上讲求以“不治夷狄”为追求的军事威慑,具有重“统”不重“治”的特征。到19世纪中叶,随着西方列强的全球扩张,中越传统藩属关系在与西方列强主导的条约体系的交锋中逐渐瓦解,中越分别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走上了寻求民族独立、构建近现代主权国家的道路。中越边界由传统的习惯线向近现代主权国家边界线转变,中越关系也从传统的藩属关系向近现代国家间关系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