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0篇
  免费   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6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位于苏、鲁、豫、皖交界处的淮北小城灵璧,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上处于有些尴尬的位置。长江以南的人把它看成是北方,黄河以北的人又往往把它看成南方。似乎被边缘化的灵璧人就是在这种微妙的境遇中走过了千百年。  相似文献   
102.
丹青  季全保 《中华遗产》2006,(5):146-155
拆!拆!拆!在现代化的城市建设进程中,对古建筑的拆除成为所有重视历史传承、文化延续、遗产保护的人士心中共同的痛。众所周知,古建筑是古代文明和当时生活状况的见证,是历史的“名片”、时代的“身份证”,在它们身上,承载着历史、文化乃至民族精神的无形价值。然而,各处打着种种名义进行的拆迁,将古建筑拆除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甚至灰飞烟灭,以致有人痛心地表示要将“China”译成“拆啦”。下文提到的常州拆除古建筑的风波,是当前比较典型的案例,它不但惊动了众多知名的文物保护专家,也在媒体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为此,我们特意邀请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副会长丹青先生撰文,以期通过对这一事件的关注,类似的悲剧永远不再上演……  相似文献   
103.
丛绿  薛源 《中华遗产》2006,(5):156-159
斗蟋蟀,可以说是华语世界一种特殊的文化娱乐活动,东南亚一些城市的斗蟋蟀大赛,能够造成万人空巷的狂热局面。所以美国的一家电视台曾经将其作为中国的一项传统文化形式,在《看东方》节目中予以介绍。在近年来的“蟋蟀热”中,古镇七宝成为了虫迷们的圣地……  相似文献   
104.
刘钧  东军  艺蓉  丹青 《中华遗产》2006,(6):28-31
若无源远流长的文化遗产积淀,若无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很难想像。长三角能够取得如今经济腾飞的奇迹。《中华遗产》杂志特派记者全程参与”穿越长三角”大型报道活动,深入中国最富庶的地区.探访该地域最具代表性的遗产地.试图从遗产的历史、文化、人文等层面解读长三角崛起的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105.
与人祖爷的约定。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就是再忙也不能错过给人祖爷上香进贡。即便此刻太昊陵里已是人山人海,寸步难移,也要挤进去将自己的心意送到,和人祖爷说上几句,请他老人家保佑一家老小年来的平安。  相似文献   
106.
喻尘  周浩 《华夏地理》2006,(10):22-41
回首当年,那刻骨铭心的青葱岁月…… 1955年,2500多青年学生进疆; 1956年,5.2万河南移民进疆; 1958年,10万青年安置新疆…… 上世纪50年代,为了迅速改变新疆经济落后、人才匮乏的局面,献身边疆建设事业的各类人员,总数达百万之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7.
艾绍强  卢现艺 《华夏地理》2006,(10):142-163
留不住土,留不住水的石漠化给贵州的生态和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当地人不得不为了解决温饱问题战天斗地,但人口的增长却让脆弱的生态加速向石漠化演变。在发展与保护之间,当地人该何去何从?[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8.
邴哲  王轶庶 《华夏地理》2006,(12):174-181
半个世纪来,一直作为中国最隐秘的地方之一——第一座原子城,如今正在褪去它那一层层神秘的面纱,开始走入普通游客的视野。在那片开阔的草原上,随着原子城的渐渐远去,一座新型的民用城镇拔地而起。[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9.
六运古城     
闫伦昌  王志强 《新疆钱币》2006,(3):F0004-F0004
位于阜康市九运街镇破城子村西北。古城呈长方形,南北长420米,东西长320米。城垣基宽8-10米,夯筑,城垣外侧筑马面,城内南北城垣间筑东西隔墙一道把古城分隔为南北两部。  相似文献   
110.
人文台湾     
在宝岛台湾与祖国大陆之间有一串明珠似的岛屿,像鹊桥一样连接着台湾海峡两岸的文化与亲情,那就是澎湖列岛。这六七十个岛屿,离大陆直线距离约11公里,离台湾西海岸约40公里,历史上就是大陆与台湾之间往来的中转站,它曾是“台湾陆桥”的一部分,大陆的远古人类就是这样越过茫茫海洋,走入台湾的…… 现在的台湾与大陆有着太多的联系,无论是坐在淡水夜晚的老街品尝小吃,还是在台北的博物馆里欣赏珍玩,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之间仿佛始终留给人“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的印象。 台北故宫博物院里的国宝是两岸亲缘、血缘、文化缘最好的见证。自从1933年645.784件珍贵文物走出神武门、走出北京,它们就再也没有能够回来,最终随着国民政府在台湾落了脚,撑起了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天空。于是,国宝们承担着骨肉分离痛苦,使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得以在台湾延续——它们成为两岸同胞眼中最真实,最亲切的文明象征——一脉相传的文化,一脉相传的血缘,这是没有人能否认的! 在台湾,人们自觉传承着中华的传统文化,他们教小孩子们念《论语》、《孟子》;他们尽量摒弃外来文化的影响,依旧崇尚着中华民族古老的习俗。 台湾,其实浸透了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汲取天地之灵气,可以任人一品再品而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