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曲页澎 《神州》2012,(33):155-155
语言在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对社会的发展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语言研究中,语流音变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更是息息相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交流交往都离不开语流音变,语流音变是对语音系统正常表现作用的破坏,但这可能并不影响人们交际的进行。它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32.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快速城镇化下的中国,城市空间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上日程。为此,期待有力的、可操作的工具用于定量模拟城市空间演化过程、预测不同政策下城市空间的发展趋势,为城市化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决策支持。本文分析了LUTI模型的基本原理、构建思路、实现框架和建立中国城市LUTI模型面临的问题,并回顾了国内外利用LUTI模型模拟城市空间演化过程,以辅助表明城市空间决策的研究现状,希望能为中国的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模拟分析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
在诺苏彝族的本土口头传统中,史诗“勒俄”的源文本是极其丰富和多元的,同时也有着极其强固的文本性属观念与口头叙事法则。在田野研究的逐步推进中,我们意识到必须认真检视自己的研究对象到底是什么,其内部的叙事机制是什么?那么,我们需要回答的相关问题是:1)史诗“勒俄”的源文本形态及其叙事结构的民间记忆方式是什么?2)在有关“勒俄”的民间话语中为什么会出现“公勒俄”/“母勒俄”和“黑勒俄”/“白勒俄”两套语汇,其间的传统涵义是什么?3)书面化的史诗本事与口头演述的史诗叙事有怎样的内在关联与区别,民间叙事的传统规定性是什么?一…  相似文献   
34.
从拉萨出发,沿拉林公路一路驱车东下,雅鲁藏布江在窗边浮现,路边的植被从高寒草甸逐渐过渡为针叶森林,勾勒出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卷。这里是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因气候温暖湿润,森林植被茂盛,风景秀美如画,被赋予"西藏江南"的美誉。与美丽风景不同的是,曾经的"西藏江南",基础设施薄弱,几年前中国最后一条通县公路一一墨脱公路才贯通;这里贫困程度较深,几年前察隅县、墨脱县贫困发生率分别达到24.74%、24.47%。  相似文献   
35.
木雅康巴藏族的民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的家乡在木雅地区,是康巴藏族的集居地。木雅地区以康定县为中心,方园二百多公里的地方,包括泸定、九龙、雅江、道孚等几个县的一半以上地区都是木雅人居住的范围。木雅地区森林资源丰富,石材充足,而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优越,属半农半牧地区,人们的生活比较富裕,民居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36.
不朽的功勋     
汪毅 《巴蜀史志》2008,(3):F0004-F0004
  相似文献   
37.
38.
近年来,各地方志工作者写出了许多有关人物传的文章,从不同方面和角度进行论述,对启迪后进,探讨疑难,起了积极作用。现就工作中的一些感受,略述浅见。  相似文献   
39.
赫哲族风俗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勤劳而智慧的赫哲族人民,自古以来就劳动生息繁衍于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流域。赫哲族人民同我国东北其他少数民族一样,为开发和奠定祖国的东北疆域,曾做出过重要贡献。赫哲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文化。他们这些文化同样是中国历史文化链条上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我们今天来研究和探讨赫哲族的风俗,目的恰是为这一历史文化链条增加新的环节。  相似文献   
40.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年的发展进程中,名录列入机制(申遗)和定期报告制度(履约)已成为并行不悖的国际合作双轨制。前者为所有缔约国提供了一个国际化平台,以利从整体上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见度,深化地方、国家和国际层面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知;后者是政府间委员会和缔约国对实施该公约的成果和影响进行综合评估和跟踪监测的重要工具。换言之,这一双向循环的合作机制同时成为缔约国在国家层面和国际层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和义务。中国始终将申遗工作视为履约工作的有机构成部分,并将国家层面的非遗保护整合到参与国际合作的基线行动中,不断加强能力建设,为保护人类共同遗产贡献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也为推动形成中国非遗系统性保护大格局、促进可持续发展、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积聚了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