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2021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散木 《百年潮》2007,(10):75-78
中共十大前后,毛泽东多次提出要把批判林彪同批判中国历史上的孔子和儒家联系起来。1974年1月,全国开展“批林批孔”运动。毛泽东意图借宣传历史上法家坚持变革、批判儒家反对变革来维护“文化大革命”。而“四人帮”却用“批林批孔”把矛头指向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指使他们控制的写作班子发表大量所谓“批孔”文章,影射周恩来是“现在的儒”。在这场运动中,有几位学者曾红极一时,杨荣国是其中之一。斯人已逝,其功、其过皆已化作尘埃。不过,其前车之鉴,这倒是我们后人须多加体会的了。  相似文献   
42.
早在儿时就已听说:拉力沟的木头,车巴沟的犏牛……。不难想象,拉力沟定是个林木茂密,绿涛连天的好地方。农历正月,甘南的天气依然是大雪纷飞,寒风凛冽。住在拉力沟一位亲戚给儿子娶媳妇,邀我前往“吃喜酒”,这才有幸造访了慕名已久的拉力沟,了却了一桩心愿。车过卓尼大桥,沿洮河西行十余公里便到了拉力沟。拉力村座落在沟口的大山脚下,过去属纯藏族聚住的寨子,现有七十余户藏、汉村民杂居,农、林、牧三者兼而营之。这是一条狭长的沟,纵深达四十多公里。满山遍野尽是密密匝匝的灌木丛;严严实实的松树林。南北而流的拉力河,被厚厚的冰雪覆盖,河道两旁高高的白杨树枝因压满了积雪而成了毛茸茸的银条,真是“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相似文献   
43.
44.
散木 《文史精华》2001,(12):40-44
朱德是中国革命的一位伟大的领导人。在他极富传奇的一生中,曾有5位女性与其相伴。除却他的最后一位夫人即后人皆知的康克清外、其余4位夫人却鲜为人知。她们是什么样的人,如何与朱德走到一起,其结局又是怎样的?《朱德一生中的五位夫人》讲述了这几位女性的故事。  相似文献   
45.
由张藩臣取经北大所想到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木 《文史月刊》2006,(9):56-57
李大钊在担任北大图书馆主任(即馆长)时,曾于1920年5月接待过前来参观和观摩的山西大学图书馆馆长张藩臣。  相似文献   
46.
散木 《文史精华》2005,(1):47-49
瞿秋白有6个弟妹,他们分别是瞿轶群(女)、瞿昀白(男,即云白)、阿鑫(男,早夭)、瞿景白(男)、瞿垚白(男,自幼患有癫痫病)、瞿坚白(男)。 在他们的母亲因债务而自杀后,"一家星,东飘西零",作为兄长的瞿秋白感慨家道的沦落,惦记着分处各地、寄人篱下的弟妹,常常是"热泪沾襟"。后来他写道:"一家骨肉,同过一生活,共患难艰辛,  相似文献   
47.
散木 《文史精华》2011,(3):15-24,1
在众多民国教育家和科学家中,竺可桢可谓是杰出代表。他那与生俱来的复杂经历,形成了他独具个性的思想和观念,更让他成为关注焦点。特别是1949年浙江大学的"拒竺"风波,再次把他推向了历史的风口浪尖。在时代发展的重要关口,他将面临怎样的命运,作出怎样的抉择?《1949年的竺可桢与"拒竺"风波》一文作了详细披露。  相似文献   
48.
散木 《文史精华》2005,(2):41-46
对于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邓小平曾说过:"这种现象,同我国历史上封建专制主义的影响有关,也同共产国际时期实行的各国党的工作中领导者个人高度集权的传统有关。"建国以来的许多错案,即是由若干领导人单凭主观判断拍板酿成的,其中某些错案发生的原因,又与一些领导人对知识分子干部排斥有关。"胡风案"的涟漪--"华岗之案"即是一例。《山东大学校长华岗之案内情》一文对此进行了披露。  相似文献   
49.
百节年为首,在甘南藏族绚丽多姿的众多节日里,最隆重、最富有民族特色的节日莫过于新年了。过去,藏族原以农历冬至为年关日。自从拉卜楞寺喜金刚学院(吉多尔扎仓)规定以天干地支纪年后,拉卜楞寺所属教民开始以农历元月为岁首,和汉族春节的时间完全一致。李安宅曾撰文描述夏河一带年节风俗:除夕那天,各家都将院里院外洒扫干净。寺院要在各门  相似文献   
50.
散木 《文史精华》2007,(6):52-59
在中国历史学领域,有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六老”之说,尚钺为其中之一。这是一位从文学家到职业革命家而又转为历史学家的学者,一生经历和治学的道路坎坷,在当代的历史学家中是少有的。他早年因文学与鲁迅交往甚密,参加革命后又因观点不同而被开除党籍,后从事历史研究又遭到厄运。然而他一生著述颇丰,多有建树。请看《历史学家尚钺动荡而坎坷的一生》一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