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篇
  免费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4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日本东方学家白鸟库吉于1898年发表《契丹女真西夏文字考》,揭开了日本女真语文研究的序幕.到本世纪30年代,在日本学术界形成了一支实力雄厚的女真语文研究队伍.女真语文研究在日本学界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30年代初期逐步形成的.本文所指女真语文研究50年,即指30年代至80年代初这一历史阶段.在此期间(尤其前30年)日本不仅研究人数多于  相似文献   
112.
在墓葬的发掘中,人们常常发现那些地下文物的保存情况不仅与时代、地点、墓室结构的不同而互有差异,甚至同一时代、同一地点,主要结构相近的墓葬其保存情况也往往不同;但在某些场合,一些墓葬的保存情况又十分相近。例如位于现今随州市的擂鼓墩一号墓与二号墓,时代基本上相差不远,两墓也仅相距百余米,地质条件大致相  相似文献   
113.
喻培伦家书33封,121页,26,100余字。写于日本,时间是1907年10月27日——1911年1月23日,所用笺纸产自日本,纸样的长短宽窄不等,颜色各异。121纸中,白色32页,少数加朱丝栏;有色花边89页,分蓝、嫩绿、洋红、玫瑰红等颜色,多数加朱丝栏,顶额有“通信用纸”或“便用笺”字样,左或右下角边旁有“生云堂制”、“东京益友社制”、“日本东京大江制”的信笺右上方边角处的印文有“孔子降生二千四  相似文献   
114.
族西族民间文学是纳西族人民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集中反映,而在诸种审美属性中,崇高是其鲜明而突出的一大特点。本文拟从这一命题出发作些探讨。一崇高,作为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古今中外的美学家、文论家们作过许多宝贵的探索。尽管各家所说不一,但对象中表现出一种巨大的力量或气魄,即“大”与“力”这一点,却都共认为崇高的显著特点。按照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说法:“‘更大得多,更强  相似文献   
115.
克什米尔一词取自梵文。“克”的意思是水,“什米尔”是使之干涸之意,克什米尔谓水竭之地。它包括查谟、拉达克、巴尔蒂斯坦、吉尔吉特、罕萨、纳加尔以及克什米尔谷地等七个地区。 相传在远古时代,克什米尔谷地是个浩瀚的山湖,湖名萨蒂萨尔。有个叫克什耶巴的苦行者,把湖水排干,因此得名克什耶布鲁尔,或克什耶布马尔,以后即以克什米尔相称。  相似文献   
116.
重庆市南岸区的两座西汉土坑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8月,重庆市南岸区长航疗养院内挖土石方时,出土了青铜剑等器物。重庆市博物馆随即派人清理,清理过程中,发现该处为两座墓葬。这两座墓葬,位于重庆市南岸区海棠溪马鞍山山腰,编为马鞍山一号墓和二号墓。一号墓方向北偏东30度,墓室已遭破坏。墓口离地表深1.48、长4.77、宽3.18、墓底距地表深2.07、长4.77、宽2.44米。填土为五花土。在随葬品附近有白膏泥和炭黑泥,棺  相似文献   
117.
“瑗仙”、“石禅老人”赵藩字樾村,别号有瑗仙、介庵、介白、石禅老人……等,这些别号,都有一番来历。就以他年轻时用的“瑗仙”和七十岁以后用的“石禅老人”来说吧,也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传说,剑川金华山上,有一只青猿,数百年不死,人称“仙猿”。赵藩是剑川人,他的父亲赵联元,是个有学问的“布衣”,在家乡设私塾,培育平民子弟,人称“拙庵先生”。在一个月白风清的夜晚,教书劳累了一天的赵联元,正以不安的心情,在狭窄的书房兼学馆的外屋伏案读书,以便招呼临产的妻子。夜已深了,人也倦了,正昏昏欲睡。  相似文献   
118.
纳西族先民高勒趣生了四个儿子。老大名叫美,老二名叫和,老三名叫由,老四名叫苏。由娶了个傈僳族姑娘,生了一个孩子叫露鲁。不久,由就去世了。因为露鲁很小就失去父亲,跟着母亲生活,所以纳西话也不会说了。他性格孤僻、粗暴,经常对母亲发脾气。平时上山种地,母亲为他送饭,他不是说送早了,就是说送迟了,甚至常常用赶牛的青柳条打母亲。  相似文献   
119.
学问,学问,想学就问 革命伟人孙中山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因家贫(家无土地,靠父亲租种和兼做村中更夫为生),没钱交学费,迟至10岁才开始在“冯氏宗祠”读书。 村塾教师姓王,给孩子们教《三字经》、《千字文》、《幼学故事琼林》、《大学》等。那时是封建教育,教师教书,并不讲解,实际上是教孩子们念书,背书。学生呆 读死背,就 像小和尚念 经──有口 无心! 孙中山 少年时,虽 然不懂书中 意思,但念 书、背书却 很用功。因 家贫,白天他除了上学,还要帮父亲干农活,或与姐姐一道去捞猪草。晚上才温书。由于…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