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9篇
  免费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东巴文是目前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为古老的文字形态,以其优美、生动的线条,夸张、简约的造型呈现出一种古老的文化之美。这种美原始却内涵丰富。原始的东巴文化是一种宗教文化,即东巴教,  相似文献   
112.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教育思想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教育思想的积极鼓吹者和新教育改革的有力支持者.这一时期陈独秀的教育思想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第一阶段自1915年9月至1919年"五四"运动前.其主要内容和特征是宣传以科学、民主为精神和方法的资产阶级新教育,猛烈抨击封建旧教育,鼓吹"教育决定论"和"教育救国论".第二阶段从五四运动后至1922年.他开始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某些教育问题,同时又十分推崇杜威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形成了两种教育思想混存一体的现象.第三阶段在1923年至1924年.他彻底放弃了资产阶级教育观及"教育救国"论,认为中国只有走政治革命的道路,提出教育要服务于政治革命,反对西方殖民主义的教育侵略.  相似文献   
113.
徐阿莉 《神州》2013,(21):159-159
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为二语习得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本文简要介绍了皮亚杰的个人建构主义理论与维果斯基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并比较了二者的异同点。结合二语习得的研究和发展,将两种理论的启示具体运用到二语习得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114.
115.
戴安澜将军是抗战中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周恩来先生曾为他写下了“黄埔之英,民族之雄”的挽词。  相似文献   
116.
本文通过对我省乡镇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得出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17.
五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分裂战乱的黑暗时期,同时亦是承唐启宋,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对后世产生重要而深远影响的时期。五代时期的前蜀国,是当时中国境内各国家政权中社会最稳定、经济最繁荣的国家,其在承唐启宋所发挥的作用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8.
深层生态旅游开发与新世外桃源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深层生态旅游开发的概念,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应重点突出景区生态文化的挖掘展示和游客生态感知与生态体验的获取,以此来规范经营者的景区开发和游客的游览活动;二是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应重视经营者与游客、政府部门与当地居民、旅游活动与生态环境高度和谐,以达成各方利益的共赢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本文还对生态旅游进行了四个层次的划分,探讨了深层生态旅游和浅层生态旅游的区别,给出了深层生态旅游开发的"四体两翼"和两翼对接模式,以使生态旅游业切实有利于生态文化展示并服务于生态旅游目的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其终极目标,是建设理想的新世外桃源。  相似文献   
119.
甘肃东部秦早期文化的新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纵观秦人的发展史,大致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从秦人发祥起.至西迁到关中一带止;第二阶段,从非子自西犬丘东上到天水市东北的张川县境的秦亭一带,至秦文公三年返回陇山东侧“淠渭之会”的关中地区止;第三阶段。从秦文公四年回到关中开始到秦统一六国至公元前206年灭国止。在上述三个历史阶段中。第一、三阶段研究者甚多,产生了一大批可喜的成果。唯独第二阶段略显不足,甚至有些误差。事实上第二阶段对秦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0.
徐宝贵  孙臣 《考古与文物》2001,(1):78-82,95
于省吾先生释甲骨文此字为“橐”,他说:“至于橐 字作 ,其中所从的 ,为什么释为缶?我的解答是,商代金文宝字所从之缶,作父丁卣作 ,辇卣和 均作 。不仅如此,商代金文的宝字所从之缶,也有不从口者。例如,作父乙卣作 ,新尊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