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解放前,重庆奉节县有一个祈子的“胡瓜节”。因为乡人对爱子的昵称“乖乖儿”听起来好象是“瓜瓜儿”,因此,每年中秋节的晚上,要由一群八九岁的顽童,特意给那些新婚夫妻、或多年未育的夫妇送去一个黄酥酥的老胡瓜。  相似文献   
12.
张森奉 《文史月刊》2009,(10):71-71
清朝光绪年间,一日,四川内江县衙门前贴了一张布告:我县在近期内,将接待一名大人过境。特征聘名厨一人,应聘者将酬以重金,干得好另有厚奖。  相似文献   
13.
张森奉 《湖南文史》2011,(11):59-60
20世纪60年代,我在重庆近郊一家农场种蔬菜。  相似文献   
14.
旧时夫妻把生育子嗣、延绵香火看得极其神圣。笔者的家乡重庆奉节县,旧时祈子的活动便很多。每年除了二月十九迎观音,四月八日求佛祖外,还有各处庙会举办的“童子会”,把求子闹剧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这些还嫌不够,又特添了一个“胡瓜节”。  相似文献   
15.
<正>或许在今天看来,民国时期的外交官职位,绝对是一个人人艳羡、人人垂涎并为之争逐的肥缺职位,而驻外使领馆的官员们也自然都个个潇洒、个个神气,手头阔绰,居处奢华了,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最近,笔者翻阅民国著名外交  相似文献   
16.
萨拉乌苏河遗址旧石器研究史略及浅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森水 《文物春秋》2007,(5):3-12,24
本文对萨拉乌苏河遗址旧石器考古学研究的历程进行简要的回顾,以史论事,作为旧石器区域考古,无论从石制品类型和技术,或其探源及工业关系的研究,都是向着细化、量化和探索方向发展的,取得了可喜成果。其研究进程大体与中国旧石器考古学发展同步,但研究工作存在区域发展的不平衡。该遗址在时代上有若干次变动,这与中国旧石器文化序列主要建立在以第四纪生物地层学的基础上有关。文中还对相关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消失的学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又一轮的打工子弟学校整治行动席卷北京,孩子们长年生活在失学的动荡与恐惧中,犹如他们父母时常遭遇的被驱逐的命运  相似文献   
18.
李莹  王萌  张森 《神州》2013,(21):29-29
辛亥革命后,接踵而来的是社会的一片混乱,民族濒危,面对此种困境,陈独秀《新青年》一班人看到的是辛亥革命失败于缺少思想革命的环节和深度,中国的文化根基未动,而文化乃是政治的根本,于是掀起一场文化革命运动——新文化运动。陈忠实的《白鹿原》却把“孝”予以神圣意义,塑造了白嘉轩这个孝子形象,开拓了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正面描写家庭伦理的先河。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个充满了黑色幽默的故事。文末的"我"在沉思,读完这篇文章的我们,难道不也需要沉思?1971年3月,作为一名富农子女,我被生产队长"挑选"到远离老家70里的"下川东"(今渝东)奉节县犀牛冲修水库。那时,中国正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运动闹得如火如  相似文献   
20.
那是1959年夏季,我9岁,对世事还似懂非懂。由于家中少粮,我饿得皮包骨,只得四处捉蜻蜒,抓蜘蛛、逮蚂蚱,用火烤熟了吃。大人们则大谈什么大跃进,总路线、人民公社等我们小孩子不明白的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