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51.
平伐 《文史天地》2008,(5):36-39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本文介绍的,就是靠白骨撑起的上将军。  相似文献   
252.
少昊、帝舜与大汶口文化(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文献及前人的论证,认为太昊、帝喾、帝俊及帝舜的名称是不同地缘和时代对同一文化集团的称谓;太昊与少昊是有着亲缘关系的两大部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或分或合,相互替代,最后合为一体。结合对大汶口文化分期与类型的分析,论定大汶口文化早期刘林类型是少昊的发源地,之后在庙底沟文化的介入下在汶泗流域建国,在大汶口中期前后统一了东方。文章对太昊、少昊诸族的考古文化属性做了初步的推测和认定,论述了大汶口晚期昊族文化的崛起,进而大举西进南征的大致过程,认为由于昊族文化的西迁,推动了中原地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从而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文明社会的到来。  相似文献   
253.
陆荣照 《世界汉学》2003,(2):149-159
新加坡是东南亚一个以华人这主体(占总人口的78%)的新兴国家(1965年独立),由于特殊的文化、历史和地理条件,新加坡对中国的研究已有相当长的历史,而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在这方面的作用和成绩,在海外汉学研究中占据了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在开始介绍汉学中心的缘起和发展之前,请允许我先简单回顾一下中文系的历史和教学情况。  相似文献   
254.
陈桥驿先生是我国名的历史地理学家,浙江大学终身教授。他治学严谨,博采众长。他自喻是地方志的“大用户”,对地方志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亲自参与旧方志的搜集、点校,亲身指导、编纂新志,并为多部志书担任顾问,提出了许多极为宝贵的建设性意见。他与地方志结下了不解之缘,是方志界的挚友良师。喜逢陈先生八十华诞之际,本刊特发陈先生家乡史志界人士撰写的3篇章,以表达我们对这位学界长的崇敬与祝福.  相似文献   
255.
我国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指出:“民俗文化,简要地说,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我国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是指存在于少数民族间的农耕方式、民居形式、服饰传统等物质文化,宗族、氏族、家属、乡镇、村落及各种民间社会组织,民间宗教、伦理、礼仪和艺术等意识形态,以及口头语言,等等。  相似文献   
256.
唐人阎立本名画《步辇图》跋文钤有两颗元国书官印,似尚未有人考释。台湾学者傅申在其著《元代皇室书画收藏史略》中设有“附录一”,专门讨论和汇刊见于古代书画的一批八思巴字印文资料,其中包括《步辇图》上的两方官印,为世人了解和解读这些印文提供了一个机会。笔者于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这本书,由于八思巴字是我的专业,特别有兴趣地拜读了有关  相似文献   
257.
东马也奢侈     
刘东梅  燕平 《旅游》2002,(6):17-19
要去马来西来了,根本顾不上准备什么,只把一堆短衣短裤塞进包里,便风风火火逃离了冰天雪地的北京。  相似文献   
258.
259.
英美烟公司盛衰上海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卷烟,通称香烟,流入中国已有近100年的历史。最早运进上海的是小吕宋和土耳其出品的“铜鼓牌”、“金鼓牌”等,扁匣子5支装和20支装;亦有散支零售、无牌子的香烟,上海人称做“马路香烟”。早年,由于中国人还不习惯吸香烟,当时行销并不广泛。直到英美两国把10支装的“品海牌”香烟输入  相似文献   
2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