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席育英 《收藏家》2008,(9):83-86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是最早发明制陶瓷技术的国家,有着瓷国之美誉。从古代开始至今,一直对世界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时至今日,长久不衰,在于她的艺术魅力与实用价值。本文浅析数件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经典瓷器,供人们鉴赏。  相似文献   
12.
席与齐 《百年潮》2010,(10):40-43
在民主革命时期,地下对地下的敌对斗争是十分尖锐复杂的。不少中共地下工作者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钻进国民党的心脏,打进国民党的机要部门,千方百计收集情报,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许多同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对此,人们知道不少,感受颇深。然而,人们对当时国民党如何派遣特务、叛徒打进中共地下组织,破坏革命活动,杀害共产党人的情况,就知之不多。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以人为本的“、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科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14.
明清时期,湖南、贵州、广西等省区交界地带是尚未纳入王朝直接管辖之下的"生苗"聚居区,被称为"苗疆",属于明清王朝的"内在边疆"。明代中期以来,明廷在以湘西凤凰腊尔山为中心的苗疆地区设立卫所、营寨,修筑苗疆边墙,隔绝"生苗"和"熟苗",加强对内在边疆的控制。明嘉靖《麻阳图》和万历《楚边图说》表现并强化了"苗疆"的存在。清代苗疆内在地缘结构改变,黔东南、桂东北取代湘西成为"生苗"聚居中心,康熙、雍正初年的疆域图中绘有三块"生苗"空白区,标明了清王朝疆域内的"化外之地"和"内在边疆",反映了清王朝的"疆域观"和"族群观"。随着雍正朝经略西南、开拓苗疆和改土归流,清王朝国家权力的空白地带--"生苗"区域逐渐减少并被代之以正式的国家政区,作为"内在边疆"的苗疆最终消失于清王朝的版图之中。疆域图生动表现了清王朝统一的深化和国家的内在拓展。  相似文献   
15.
席育英 《收藏家》2008,(12):14-16
玉是一种质地温润而有光泽的矿物质,经打磨、抛光、雕刻加工后,色泽莹润,更显华贵,故有美玉之称。我国玉器自公元前五千年的新石器时代开始,延续至今已有七千年的历史。每个历史阶段都有其不同的特征,东周玉器也不例外,尤其是东周玉佩,作为周代重要的礼器之一,在当时的政治活动中,有着其他器物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席端平 《沧桑》2008,(6):69-70
生态文明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明智选择。文章通过对生态文明的理论分析及对生态文明建设必然性的阐释,提出了确立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是集运河文物收藏、展示、研究、教育于一体的专题性博物馆,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展现中国大运河的历史、文化和艺术。馆内收藏的清代玉器,以陈设、生活和装饰用玉为主。各种玉器玉质优良,雕琢细腻,造型丰富,力求雅致,纹饰题材富有吉祥喜庆之意。充分体现了运河为沿岸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相似文献   
18.
咸丰五年的铜瓦厢决口和黄河大改道引发了晚清黄河河政管理体制的变革,河道总督的权力逐渐削弱,山东巡抚开始在山东河患治理中起到主导作用,晚清国内外政局和地域官僚集团利益的纠葛延误了黄河河患的治理进度.中国国家图书馆和美国国会图书馆中收藏有几幅黄河改道图,分别描绘了晚清黄河改道穿运的情形,是了解晚清黄河改道和河政运作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9.
清康熙绘本《黄河图》及相关史实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北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处藏有一幅不具作者与年代的长卷式绢本彩绘《黄河图》。经考证,此图是康熙帝亲自授命、由康熙朝河道总督靳辅延聘幕僚周洽、李含渼等人在清康熙二十三至二十六年(1684—1687)间绘制而成。周洽通过实地考察黄河并参照各地其他舆图,与李含渼等一起绘成两幅《黄河图》。靳辅于康熙二十六年九月将其中一幅呈奏康熙帝御览,后收贮于清内务府造办处舆图房,现存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另一幅在民国时期被北平图书馆舆图部收购,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处。周洽《黄河图》采用鸟瞰式画法,描绘了靳辅治理黄河、运河时修建的重要水利工程,以及黄河下游两岸重要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景观,反映了清代的舆图绘制机制,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此图是仅存的几幅鸟瞰式水利图之一,也是最精美、最能代表康熙前中期绘图风格的黄河图之一,在中国地图史和艺术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席境忆 《文博》2022,(2):74-80+73
中国古地图由图形和文字两类信息组成,二者共同向读者展示地理信息。本文以放马滩地图为研究对象,对地图中部分文字进行了重新释读,并由此探讨古地图中文字所起到的辅助性注记、辅助地理定位、充当比例尺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