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胡彬彬  张丽 《收藏家》2003,(11):17-22
一、引言我国竹刻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这种由文人关怀培育成长起来的独特艺术,在明、清两代,进入了极为鼎盛和辉煌的时期。众多的艺术流派,交相辉映,雕刻技艺亦惊世绝伦。起源、发展、成熟于湖南宝庆(今湖南邵阳市)地区的“宝庆竹刻”. 鼍于明代原(圆)竹雕刻的坚实基础上,进而在清代以创造和发明了竹簧及竹簧雕刻为标志,确立了在中国竹刻史上的重要地位(详述见拙著《宝庆竹刻》岳麓书社2000年11月出版)。众多的文人或艺人,承前启后,心传手授,揣摩创意,以匠心独具的艺术个性、精湛不凡的雕刻技艺、浓郁清新的地方风格,凭借着倾注了无限艺术灵感和心血的刻刀,造就了无数美轮美奂的竹刻精品,或走进皇宫艺苑.登大雅之堂;或入文人雅士之私藏秘阁,倍受赏识钟爱;或走出国门,美名远播,为国争光。今天,被珍藏于北京故宫、台北故宫、南京博物院以及美国、英国、日本等世界知名博物馆内的宝庆竹刻实物,依然闪耀着古老艺术的光辉。  相似文献   
52.
本文利用2016—2019年永善县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数据,运用地理探测器等方法,从数量和素质两个层面探讨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时空格局,基于转入地视角识别转移数量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2016—2019年间,永善县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数量空间分布格局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空间上呈现由东部沿海尤其是三大城市群地区向中西部逐渐稀疏的趋势。(2)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就业岗位对劳动力素质要求相对越高,且区域对劳动力素质需求具有锁定效应;转入城市的贫困劳动力素质指数具有显著空间自相关性,城市间不均衡程度加剧。(3)经济收入、就业机会及生活消费成本仍是驱动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核心力。  相似文献   
53.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有历代官印300余方,集中著录的书刊,仅见王翰章先生编著《陕西出土历代玺印选编》、《关于几方汉印的考释》(《文博》1984年创刊号)及《陕西文物志》玺印部分,多数馆藏官印未作必要的考释,现选其中较重要者,浅释如下(图见3l页):  相似文献   
54.
宝庆竹刻     
我国是世界上竹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有关竹文化的历史,极其悠久。“竹之始用,远在上古。操作之具,起居之器,争战之备,每取于竹”(《竹刻小言》)。从出土文物中,我们屡屡能见到各种竹制品,其中就有竹制的箭头,据考证有的是新石器时代的制品。这是竹为人类所用的最早物证。“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这首见于《吴越春秋》的《弹歌》,描述的是原始社会人们用竹制猎具,追捕猎物的场景,是人类早期以竹为器的生动记叙。在周代,  相似文献   
55.
作为区域地理概念,宋朝的"省地"划分主要适用于川峡、荆湖及广西路边区。朝廷稳定管辖的州县属地为省地,省地外围有大量附属性质的羁縻州县或散居部族地区,以及没有附属关系的生界地区。对于不同的区域及民户层次,宋廷采取了有区别的政策或边事处理方式。北宋中期以后,省地范围进一步拓展,推行省地化的管理方式,以及相应的过渡政策。省地外围的诸多部族地区,由疏松"系属"或其他附属、非附属性质,转变为直接统治管理的形式。南宋时期,在北宋对拓展省地经营的基础上,南部边区的省地化管理程度和实效性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56.
湘西南盛产樟、梓、楠、柚、松、杉及楠竹等木竹材料,大都质地细腻,纹路曲美,且坚实耐久,有的还天生丽质,气味芬芳,防虫防腐,是建造房屋和制作家具的上好材质。在古代的湘西南地区,多以木材为主建造房屋。在建筑形式上,又充分利用原材所具有的径圆树长杆直的优势,大都沿用“干栏”式建筑为基本模式范本。“干栏”式建筑,早在三千多年  相似文献   
57.
1996年7月,陕西历史博物馆从西安市公安局破获的贩卖文物案件中,征集了查获的历代货币750余件,其中唐“建中二年减判银课”银铤,弥足珍贵(插四)。据调查,这件银铤解放前出于西安附近,后几经辗转,先被西安小东门旧货市场收购废品者以锡块收购,又转手卖给一位收藏者,后因受牵连,被查获。银铤为长方形板状,长314、宽68、厚9.8毫米,重2100克;浇铸成型,表面锤槌整平,略显锤痕;正面錾文“岭南观使判官建中二年二月减判银课料伍拾两官称”22字(如拓),背光素。据錾文标明的重量与实测重量推算,唐每两合…  相似文献   
58.
师小群  党顺民 《安徽钱币》2004,(3):J001-J001
2003年3月,西安古玩市场忽然出现了许多西汉“五铢”钱纪年陶范母残块。我们得知这一新发现,即刻与西安市钱币学会联系,寻觅踪迹。经调查了解,这批钱范的出土地点在西安市未央区六村堡乡相家巷村。  相似文献   
59.
师小群  王蔚华 《文博》2005,(5):11-15
2005年4月陕西历史博物馆征集了两件银平脱蚌盒,据说出土于西安市长安区郭杜唐墓.其一,银平脱折枝团花纹蚌盒(图1、2),长5.6厘米,宽4.6厘米,厚1.5厘米.只剩下一半.天然蚌蛤,外表饰银平脱折枝团花,花朵有的盛开,有的含苞待放,枝叶繁茂,布局繁密.叶片和花朵采用银片雕刻而成,錾刻技法表现叶脉、花瓣、花蕊.使器物显得花团锦簇,富丽堂皇.其二,银平脱折枝花叶纹蚌盒(图3、4、5),长4厘米,宽3.4厘米,厚2.3厘米.此件扣合起来为一完整的蚌盒.外表饰银平脱折枝花叶,花叶采用侧视表现技法,叶片、花瓣上錾刻叶脉、花瓣,花叶肥大,枝蔓婉转,布局略显疏朗.两件器物上白色的银片与黑漆地形成强烈的对比,显得富丽典雅.本文对其与金银器中蛤形器的关系以及制作工艺、年代,试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0.
这部歌舞剧反映了青海土族人民朴实勇敢、勤劳善良的品质,纯朴多彩的风土人情和追求幸福、用勤奋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不息精神。全剧由既相互关联又可独立成章的四部分组成,分别以“春、夏、秋、冬”表现出美丽的土乡景色和浓郁的土族风情,是一幅展现土族人民团结向上、热爱生活的画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