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抗战前北大史学系的课程变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尚小明 《近代史研究》2006,1(1):115-133
抗战前的20年,是北大史学系发展史上一段极为重要的时期。史学系的课程,由最初以中国史为主,逐步向世界史扩张,从而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体系。就课程变革所体现的精神而言,20世纪20年代主要受以鲁滨孙为代表的欧美“新史学派”的影响,将大学史学教育视为“常识”教育,强调史学基本知识,特别是基本社会科学知识的灌注;而在20世纪30年代,则受以傅斯年为代表的“史料学派”的影响,将大学史学教育视为学术教育,强调史料整理辨析的训练和史学研究工具的掌握。精神不同,故成效亦有较大差别。20世纪20年代史学系的课程变革,在学术界有不小的影响,但在培养专业人才方面收效甚微;而20世纪30年代史学系的课程变革,则造就出一大批史学家,从而对现代中国史学发展发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大学的中国通史讲授,有一个从模仿西洋史上古、中古、近古、近世的分期体系,向断代体系逐步演变的过程,最通行的断代方法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六段。在前一种讲授体系下,由于分期标准难以确定,造成时期划分极端混乱,中西历史对照讲授的目的难以达到,而且由于受西方中心史观的影响,还出现了强分时代乃至割裂历史的弊端。因此,这种讲授体系逐渐被各大学所抛弃,而代之以后者。后一种讲授体系的最终确立,是在分段问题上充分考虑中国自身历史发展特点的结果。其问题主要在于各段历史在实际讲授过程当中,常常不能衔接,造成通史事实上不通。与通史讲授体系的演变相呼应,通史教科书的编撰,也大体经历了一个从模仿西洋史分期,到依据本国历史发展特点构建本国通史著作体系的演变。这是中国史研究逐渐深入的一个表现。  相似文献   
13.
孟森在北大讲授“满洲开国史”共四次,前三次为本科生讲授,第四次为研究生讲授。现在看到的《满洲开国史》是为本科生授课的讲义。孟森在北大讲授“明清史”共三次,前两次为一年授完,第三次始分为两年讲授。《明清史讲义》有一个逐步修订、增补的过程。现在看到的《明史讲义》是1936年印行的最后定本。而《清史讲义》乾隆以后部分,是孟森1935年后增补的,并且增补的部分并没有作为“明清史”课的内容讲授过。另外,孟森对《满洲开国史》等著作并不满意,他曾计划重写一部更系统的满洲开国史著作或教本,可惜愿望未能实现。  相似文献   
14.
徐乾学幕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乾学幕府是清代最早出现的以学者型官员为幕主、以著名学者为幕宾的主要从事学术活动的重要幕府。康熙时期的大学者如万斯同、阎若璩、胡渭、顾祖禹、刘献庭、黄仪、黄百家、王源等,都曾游此幕府,先后在京师和苏州纂修《明史》、《大清一统志》、《资治通鉴后编》等著作。徐乾学幕府的出现,既是清初学术文化发展的产物,又与满洲统治者笼络遗民学者的政策密切相关。它的修书活动在清代学术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乾嘉时期一系列从事修书、校书活动的重要学人幕府的出现,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对日"二十一条"交涉,实际上有外交部和总统府明暗两条管道,总统府交涉管道的关键人物是袁的顾问有贺长雄,负责袁和有贺之间联系的,在国内是袁的心腹幕僚曾彝进,在日本是驻日公使陆宗舆。根据新发现总统府交涉密档及其它相关记述,袁在开议前曾派有贺回国打探元老态度;谈判陷入僵持后,又派有贺回国运动元老给大隈内阁施压。袁在交涉过程中采取拖延、泄密等针锋相对的策略,与他在开议之初便透过手中掌握的有贺致松方正义密函知晓了日方的交涉策略,应有一定关系。为加强与元老联系,袁又接受有贺建议,设立"外友会",秘邀松方访华,并得到后者响应,但最终未能成行。有贺致总统府电文中所谓"秘密一事",及驻日公使馆致外部电文中所谓"密约一条",即指此事而言,而非指袁为实施帝制,与日方另有所谓"密约"以换取后者支持。交涉行将结束时,曾彝进还曾向袁提出过一个不为学界所知的善后密呈。与外交部围绕具体条款同日方讨价还价不同,总统府交涉管道侧重利用日方高层对华政策分歧开展工作,从而对交涉进程和最终结局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现藏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多件青柳笃恒致总统府秘书曾彝进的密函,透露了一个惊人的秘密——曾为袁世凯顾问有贺长雄助理的早稻田大学教授青柳笃恒,实际上是袁在1913—1914年间重金收买的密探。其最初的任务是破坏革命党和日本财界的联系,旋因"二次革命"失败后大批党人流亡日本,其主要活动变为刺探流亡党人行踪,破坏其反袁活动,同时搜集日本朝野与革命党的关系及对袁态度等方面的情报,并设法通过多种途径在日本进行有利于袁的宣传。青柳搜集的情报有不少受到袁的重视。透过青柳的活动,可以看出袁对流亡党人的行踪甚为了解,对于改变其在日本朝野的负面形象极为注意。同时亦可看出,"二次革命"失败后,革命党内部分裂加剧,争权斗争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