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分析雁荡山风景区游客旅游流的时间特征、旅游节点、旅游流规律及网络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游客的出游时间主要集中在5月和10月,2日游游客最多;旅游流网络节点间分布存在一定的不均衡性,核心节点以灵岩、大龙湫、灵峰、方洞为代表,充当着雁荡山风景区旅游的集聚点、辐射点;雁荡山风景区游客旅游流网络密度较高,整体旅游线路较多。  相似文献   
82.
边缘人 《民俗研究》2000,(3):166-168
中国传统文化是由上、中、下三层文化构成的。所谓上层文化是指居于社会上层的知识分子创造的高雅文化;所谓中层文化是指知识分子创造的通俗文化;所谓下层文化是指处于社会下层的广大民众创造的民间文化。前二种文化主要是以书面的形式流传于世;后一种文化则以口传的方式流传于民众之中。民间故事就是后一种下层文化(一日民间文化)中流传广泛、生命力旺盛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83.
边缘人 《民俗研究》2001,(1):175-179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的注意力在当时文学的批评方面,偶然间读到了台湾人类学家李亦园先生的《信仰与文化》一书,顿时在我眼前展开了一片新的天地——文化研究,但老实说,并没有多么深刻的学理上的感受与启悟。后来,我以民俗生活和原始艺术研究为切入点,逐渐把注意力转到了文化研究上。  相似文献   
84.
边缘人 《民俗研究》2001,(3):155-157
读了萧放的<〈荆楚岁时记〉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中国民间文化探索丛书之一)之后,内心涌出一丝无法掩饰的激动和快慰.我为作者的这部不乏新见、治学严谨的著作感到高兴.古人早就有言:在治学的道路上,光靠才具远远不够,还得付出勤奋.萧放是二者兼而具之,才有了这样一份令人高兴的收获.  相似文献   
85.
86.
这本书是在《今天》杂志2008年秋季号和冬季号的基础上合辑而成,2008年末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出了繁体字版,今年7月三联书店出版社推出简体字版。30位作者当时大抵有4种身份:工人、农民、知识青年、囚犯。知青占了重头。知青叙事有点泛滥成灾。你受苦了,坐下说说吧。于是,说的人滔滔不绝,  相似文献   
87.
小仁真 《神州》2014,(2):207-207
观察能力的培养,产生学习兴趣;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习兴趣;重视操作,即时鼓励,发展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88.
明清交替之际,南海疍民为摆脱自身的"贱民"命运,进行身份重构,琼州海峡北部水域疍民多采取武力方式,而其南部地区疍民多以诉讼方式进行。因所采取的方式不尽相同,在国家政策、地方习俗和疍民之间长时段的互动过程中,该群体产生明显的分层,海北的疍民身份日益固化,海南疍民则向"编户齐民"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9.
朱哲影  陈艺航 《神州》2014,(17):31-31
鲁迅是中国新文学史上冲破传统思想和写作手法的第一个凶猛的闯将;《呐喊》和《彷徨》所开辟的也正是这样崭新的文场。鲁迅小说在艺术上的成就,几乎从《呐喊》一出现,就已经有口皆碑。其短篇小说散记体的形态结构,紧密联系主题与结构的开端与结尾,结合传神的性格白描与肖像刻画,创造出一篇篇独特而深入人心的不朽篇章。  相似文献   
90.
慈禧太后在垂帘听政初期,忧虑官场腐败给清王朝统治带来的危机,对吏治进行了大力整饬,采取了鼓励大臣谏言、处置贪官污吏、严格考核官吏等系列举措,一度整肃了纲纪。慈禧太后整饬吏治的目的只是为了维持王朝统治,保住个人权力,这就导致出现名实不符的异化现象,使吏治整饬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