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21.
汉景帝阳陵的帝陵从葬坑中出土了大量的着衣式陶俑(即出土时的裸体俑),其中绝大部分具有明显而完整的男、女性别特征(图一),但另有少数“较之其他男性陶俑除面容和润外.最典型的特征是阴部只塑有较为短小的阴茎.而无阴囊。”这类陶俑目前被学界普遍认为是西汉时的“宦者”形象,但仅依据外貌就断言其身份,  相似文献   
22.
路边棋局     
傍晚,我和几个小伙伴到外面玩捉迷藏,看见有人在院墙旁边下棋,我便情不自禁地蹲下观看。一方是二十多岁的小李子叔叔,一方是六七十岁的赵爷爷。刚开始,小李子叔叔猛冲猛杀,很快,赵爷爷只剩下一将一车一卒。而小李子叔叔显得非常得意,旁边有人夸一句:“小李子下得不错嘛!”小李子叔叔傲慢地说:“那是!”  相似文献   
23.
西汉帝陵的位置排列有必然和偶然因素。必然是因为西汉帝陵选址继承于传统墓地选择习俗,受制于风水思想的影响和政权稳固的需要;偶然是指皇帝本人的情感因素所起的的作用。西汉帝陵的分布是把历史传统、思想意识、地理形势、政治需要和帝王个人好恶结合的典范。  相似文献   
24.
2011年3月~2012年7月对位于咸阳原上西汉成帝延陵的大遗址考古工作勘探发现陵园二重(3座)、亚字形陵墓2座、建筑遗址14处、祔葬墓19座、外藏坑20条、道路10余条及陪葬墓36座,基本掌握了延陵的范围、形制、布局和内涵。此次考古勘探厘清了延陵与其东的严家沟战国秦王陵及其西北汉昭帝平陵陪葬墓的叠压打破关系,为延陵名位的确认、延陵的弃而复建、昌陵的营建动因以及延陵的特殊布局形成原因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25.
秦汉之际,社会上出现了没有世袭贵族身份的平民也可以因有"功"、"德"而称王的思想,这种思想为刘邦建立汉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皇帝提供了法理依据。刘邦建汉以后,为了稳固其统治,推行分封诸侯的政策,以示"与天下同利"之"德"。为了进一步彰显其"德",他又将分封制扩大到了依照帝国格局规划建造的帝陵布局中,将这个微缩的帝国以陪葬墓园的形式分封给诸侯、功臣,这当为汉陵陪葬墓兴起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6.
毯乡纪实     
毯乡纪实冬枫初到新疆,“时差”的变化一下子还不适应。飞机从乌鲁木齐起飞。已经快到九点,可是东方天际,好象依旧点染着杏黄的、火红的缕缕朝霞,犹如画家刚刚涂上的油彩般鲜美、艳丽。披着阳光.穿过薄云,嗡嗡作响的“安二四”,一直向西南飞上。从机舱小窗,贪婪下...  相似文献   
27.
吴晓邦舞蹈生涯及其新舞蹈教育学派〔上〕嬴枫1906年12月18日,吴晓邦出生在江苏省太仓县沙溪附近村上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里,在他出生后10个月,就被抱到一个姓吴的大财主家里当上了二房的养子。1914年人吴县浒墅关小学读书,学名吴祖培,别号启明。在那军...  相似文献   
28.
游高昌故城     
两千年前的高昌古城遗址中,许许多多的寺院、殿堂、高塔、佛龛等建筑,仍轮廓清晰,历历可数,岂非惊人奇迹!我正是怀着这种无比向往、兴奋的心情,前去饱览这座古代城堡风光的。 火焰山下,向右扭了个大弯,穿过江南水乡般的阿斯塔那村,一座雄伟威严的庞大古城,立刻展现在我们眼前。车子驶入“市区”,沿着长长的土路,穿过街衢,绕过广场,一直把我们送到十几米高的城墙根。下车后,我迫不及待地攀了上去,放眼四望,偌大的城堡就像一座美丽多姿的金色孤岛,傲然屹立在戈壁瀚海之上,显得格外迷人。那残垣,那旧墟,有的如雄鸡劲唱,…  相似文献   
29.
枫驿 《丝绸之路》2011,(4):128-128,F0002,F0003
郑屹酷爱摄影和绘画艺术,多年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深入生活,进行创作,足迹遍布陇原大地,尤其对青藏高原、无垠的草原和沙漠情有独钟,创作了大量反映西部风情的作品。  相似文献   
30.
西汉宗庙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宗庙是古代帝王、诸侯等为祭祀祖先而专门建立的礼制性建筑。《白虎通·宗庙》曰:“缘生以事死,敬亡君事存,故欲立宗庙而祭之。”又曰:“宗者,尊也。庙者,貌也。象先祖尊貌也。”宗庙起源于何时,难以确述。据说在尧舜时就有了较规整的宗庙制度。郑玄注《礼记·王制》引《礼纬·稽命徵》云:“唐虞五庙,亲庙四,始祖庙一。”杜佑《通典》卷四十七亦曰:“唐虞立五庙”。夏代基本承袭此制,仍为五庙,殷商则增为六庙,至西周时又发展为更加成熟的七庙制,“周以后稷、文、武特七庙,后稷为始,与文王为太祖,武王为太宗”。2此后,七庙制基本上成为天子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