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1篇
  免费   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71篇
  2013年   344篇
  2012年   319篇
  2011年   229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9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刘霞 《中华遗产》2007,(12):156-156
已经不止一次去过都江堰,每次去,我都怀着一种朝拜的心情,就像当地那句著名的广告语表达的一样:拜水都江堰。拜,源于都江堰的伟大。古往今来,凡修在江河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有一座拦河大坝,惟独都江堰没有。每当农田需要灌溉时,打开闸  相似文献   
92.
古观象台:历经沧桑终安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仝冰雪 《中华遗产》2007,(12):160-160
位于北京建国门内立交桥西南侧的古观象台,以建筑完整、仪器配套齐全、历史悠久闻名于世。但曾安放在这里的古观天仪器,却在漫长的岁月中历尽沧桑。明正统年间,古观象台初具规模,时称"观星台",使用明制浑仪、简仪、天体仪等观测。清时  相似文献   
93.
晓东 《中华遗产》2007,(12):16-17
11月初的韩国秋意正浓,到处是红叶、黄叶和常青植物交相辉映,五彩斑斓。在这样一个秋高气爽的季节,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韩国首尔国立中央博物馆举行。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等国的30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94.
张志宏 《中华遗产》2007,(12):84-93
"敬祀祖先,慎终追远"的中国人,历来重视对死者的安葬和祭祀,不仅是为缅怀和纪念,更借此祈求祖先对后世的荫护。历代帝王则将陵墓的营建视作关乎国祚盛衰、帝运长短的重典。到了清代,更把这种理念推向高峰,皇陵成为皇权物化的不朽载体。  相似文献   
95.
走近陆费逵     
周其厚 《中华遗产》2007,(12):134-143
对今天的读书人来说,提到已近百年的中华书局,总会在心中留下美好的形象。至于它的创办人陆费逵,离开我们也有半个多世纪了。斯人已去,风物犹存。目睹一幅又一幅见证历史的老照片,透过影响一代又一代学人的读物,我似乎穿越了时间的隧道,去领略书局的百年沧桑,去触摸陆费逵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96.
卢斯飞   《广西文史》2007,(1):29-31
十年前广西师范学院招收研究生,我有幸成为第一批导师。(注)在毕业的硕士生中,有多人先后考上华东师大、武汉大学和厦门大学读博深造,其他分别在广州、上海、温州、南宁的高校工作或考上公务员。他们当中,有的被评为自治区优秀研究生或在学术创新论坛获奖,多人获得台湾净空法师捐赠的孝廉奖学金。这些同学是怀着高兴、满意和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我们八桂大地的,直到现在还深情地回忆起在师院校园的那些日子,浏览学院的网页。在读的研究生总的来说也是心情舒畅,勤奋学习,互相鼓励,并肩努力,呈现出良好的精神状态。这里简单谈谈我担任导师工作的几点体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97.
徐君慧   《广西文史》2007,(1):38-41
古今因君主猜忌而被杀的爱国英烈多矣,但像袁崇焕死得那么惨,蒙冤那么久实在罕见。他人蒙冤,都有奸人煽构,而袁崇焕之冤却是皇帝“乾纲独断”;冤枉的昭雪,却是敌人的子孙。这就令人不得不痛悼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98.
梅州地区位于粤东北,人口490多万,其中97%是中原先民第三次南迁至此繁衍下来的客家人,故有“世界客都”之称。由世代梅州客家人传承下来的客家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郭沫若先生亦曾用“物由来第一流”的诗句称誉梅州。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和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近年来,到梅州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他们多半是冲着“客家”而来的,因此也促使梅州客家人对此作出思考和回应。[第一段]  相似文献   
99.
本选取浙南云和、遂昌、松阳3县若干个汀州村,实地考察了这些汀州村的来源及其现状,验证了学关于明清时期汀州客家人移民浙南的结论,并在移民动因、移民形式、土客关系、化承传和移民中畲族与客家关系等方面深化和丰富了客家人移民浙南的认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0.
张芳斌   《陕西史志》2005,(6):20-22
《陕西年鉴》是省政府主管,由省地方志办承编的省级综合性年刊,从1997年由省社科院移交我办,已连续编纂出版9期,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经过全体编辑人员的努力,其整体质量逐年在提高。《陕西年鉴)2003年卷被评为全国地方志系统年鉴一等奖。《陕西年鉴》2005卷如期完成了组稿和编辑任务,已于元旦前夕出版。《陕西年鉴》的编辑出版,在全省三个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