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三个孤儿     
从前,有三个孤儿。他们去异乡谋生,路上相遇,结成了朋友。最小的孤儿提议说:“朋友们,我们都是无依无靠的孤儿,为了在人生地不熟的异乡好互相照顾,我们三个结拜为兄弟吧。”他的提议,其它二人都赞同。他们按年龄的大小排为老大、老二和老三,然后,各人抱着一棵大松树发誓说:“我们三人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今后,要为兄弟赴汤蹈火,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惜,我们要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决不分离。”发完誓,他们就踏上了去  相似文献   
52.
文物参考资料1958年第三期登载了一篇陈明达先生的"中国建筑概说",读了之后觉得有很多缺点和错误,我们认为这篇文章没有完成它本身提出来的"谈到我国建筑发展中主要的、一般的情况和一些基本常识"的任务,并且相反,由于作者对我国建筑的发展和对建筑本身的概念叙述模糊,使人得不到一个明确的概念。又由于观点上的错误,不恰当的强调了建筑的艺术性和大量的运用早期的资  相似文献   
53.
这是一所能看大海的地势较高的中学。那年约有80名新生入学,其中大多数是那些与大海搏击的渔民们的子弟。那是我给新生上第一课的事情。“起立。”大家都站起来。但是,有一名学生耍滑头未起立。“站起来,刚入学就是这种态度可不行!”我的语气顿时严厉起来。这时,传来一个声音:“老师,我站着呢。”是的,A君站着,但是由于他个子太矮,我看他像是在坐着。糟糕!我做了对不起A君的事。我为自己的粗心感到不安,一时竟不知说什么。如果我再次道歉,反而会伤害A君的自尊心。于是,我当时只说了声“对不起”,周围的学生都笑起来。下课后我想向A君道歉,…  相似文献   
54.
正我出生在一个有着厚重政协情结和统战背景的知识分子家庭里,伯祖父闻一多先生是著名诗人、民主斗士和民盟早期负责人;祖父闻钧天(字一尊)是国民党早期党员,武汉市文史馆馆员,武汉画院首任名誉院长,武汉市第二、四、五、六届政协委员;伯父闻立斗系武汉市神经内科的学术带头人,武汉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原主任、教授,武汉市第七、八届政协委员;家父闻立圣,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武汉市第九届政协委员,曾获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并  相似文献   
55.
普鲁士新教传教士Karl Friedrich August Gützlaff的汉文名字有郭实猎、郭士立、郭实腊、郭实烈、郭施拉、居茨拉夫等多种,至今学术界尚无固定的用法,其实他最终给自己确定的汉名是郭实猎。梳理他对自己姓名、笔名和化名的选择过程,可察知其对华心态和立场的嬗变。从当时以迄目前有关他名字的误译和讹传,则折射出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翻译人才的匮乏和情报系统的落后。  相似文献   
56.
57.
叟闻 《贵阳文史》2015,(3):76-83
<正>"八景"是我国各地用诗书画表达本地特有景观的一种形式,起源于宋代沈括《梦溪笔记》:"度支员外郎宋迪工画,尤善为平远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落雁、远浦归帆、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落照,谓之八景。"后来全国各地也多用四言句列称本地名胜景物为八景。贵阳为省会城市,有悠久历史,自然也不例外地有自己的八景。但是随着岁月流逝,沧桑变化,贵阳八景是哪八景?如今已少有人能准确地说出其名称了。加之古人流传下来的贵阳八景没有像《梦溪笔记》所说的那  相似文献   
58.
苏州西北虎丘乡汉墓群中大部分为夫妻合葬墓,器物组合为罐、壶、鼎、瓿、盒五种反映了当时的家族观念及阴阳五行思想。  相似文献   
59.
苏州冠鑫公司工地东汉墓是目前苏州出土铜器最多的一座汉墓,为汉代冶炼工艺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60.
受生存环境影响而形成的吴地早期玉文化之内涵实质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核心。《易经》为我国最古老的经典,几千年来,固定着华夏民族的思维程式。然令人皆知《周易》而不知《连山》,不知易之真正泉源乃吴地玉文化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