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洛河岸边首次发现旧石器文化遗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洛阳市凯旋路东端的市建筑公司机械化施工处所在地,于1978年发现了一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见图)。我国旧石器文化发现的地点还不到100处。河南省的:三门峡(原陕县)、灵宝、渑池、安阳、南召、许昌等县,都发现过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但就洛阳市来说则是首次发现。遗址是在人防工程的建设中,在挖隧道时发现的,距地表约10米。此处距洛河岸甚近,遗址高出河岸2—4米。我们初步确定为洛阳第1地点。  相似文献   
52.
3.博物馆陈列中的原文博物馆中原文材料的组成原文是作为陈列的有机部分,列入陈列的总的体系中的.原文用来对所陈列的材料作政治性的和科学理论性的说明。由于原文(注)在陈列中有不同的任务,所有原文材料的组成和作用也是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53.
每天有幾十萬的勞動人民來參觀博物館。蘇聯的博物館,特別是地誌博物館,是認識我們國家的歷史,邊區、省、區的今天和明天的。蘇維埃人在參觀博物館的時候,都希望在博物館裏看到正確而詳細的史蹟,以便更好地估價今天的幸福,更深刻地了解偉大的未來。  相似文献   
54.
我國的人民正熱烈地進行着世界上最大的水力發電站與運河(斯大林時代宏偉的建築物)的建設每個蘇維埃的愛國者,每個工人、集體農莊莊員、科學家、文化工作者都盡所有的力量,參加了這個共產主義偉大建設工程的創造工作。蘇維埃的博物館工作者,在這個全民的事業中,也貢献出了  相似文献   
55.
博物館陳列工作的意義與地位蘇維埃的博物館是勞動人民共產主義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博物館通過鮮明的與令人信服的展出,宣傳社會主義建設和先進的蘇維埃科學的成就,鼓勵勞動人民積極地參加共產主義的建設事業,幫助他們建立唯物世界觀,培養蘇維埃愛國主義的感情。聯共(布)黨中央委員會在思想工作的問題上,對博物館完成其所面臨的任務,已經作了歷史性的决議;决議指示必須將整個博物館的工作,特別是陳列工作的思想政治水平提高一步。  相似文献   
56.
惕水 《文物》1953,(11)
1.陳列的藝術装飾的任務和意義經過藝術裝飾的、有組織的精美的陳列,觀衆接受起來就要明白、迅速、省力得多;反之,陳列室塞滿玻璃櫥,陳列品雜亂陳列,裝飾草率,印刷惡劣,必然會使觀衆厭棄,會使他們感到疲倦。從屬於陳列主題的陳列的裝飾應當是藝術的。立體與平面的配合,牆壁與陳列室的地面的適當運用,整個陳列室與每件陳列品在裝飾中採光和着色的適當,陳列品組合的條理分明,各件陳列品的裝  相似文献   
57.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唱出的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心声,揭示的是人类历史上永载丰碑的史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改革开放的沧桑巨变,就没有国家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的现实。每一位中华儿女,每一位华夏子孙,都为伟大祖国的崛起而感到鼓舞和自豪;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意气风发,扬眉吐气。  相似文献   
58.
一、河洛地区与河洛文化 在讨论河洛文化发展阶段之前,需要明确两个概念:一个是河洛地区的文化,另一个是河洛文化。河洛地区是一个区域性的概念,这里的河指黄河,洛指洛水,河洛地区即为黄河中游和洛水流域的广大地区。黄河中游是指黄河由河曲而东。经三门峡、盂津、荥阳、郑州、开封,直达兰考境内;洛水发源于陕西冢岭山.经陕西洛南,  相似文献   
59.
味明 《巴蜀史志》2000,(2):44-46
四川第一次有准确人口统计数字的是西汉之始二年(公元2年),约为351万人,东汉增至469万人。三国是第一个跌宕点,蜀汉人口仅94万人。西晋末年,四川人口再跌为29万(但没有统计入川僚人数)。唐朝蜀中经济繁荣,人口增至585万。宋代四川人口持续发展,首次突破1000万大关。宋末元初,四川人口跌为60万,这是第一次浩劫。明代四川人口缓慢增长,达到310万。明末清初,四川人口濒于灭绝,只剩下8万(1661年统计),这是四川人口的最低点。  相似文献   
60.
本文从玉礼器的起源入手,勾勒出了玉礼器早期发展线索,并对玉礼器与巫教、玉礼器与文明起源的关系作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