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中国、印度、巴比伦是世界上农业发展最早的国家,向来以农立国。在世界上600多种主要栽培植物中,起源于中国的就有130多种,占20%以上,居世界第一。中国是世界三大水稻发源地之一,朝鲜、日本及美洲的水稻均由中国传入。距今4000多年,在半坡村遗址中就发现了粟,后来才通过朝鲜、日本、阿拉伯传到世界各地。甚麻原产中国,故古人多穿葛布,传到日本称“南京革”,传到英国称为“中国革”。殷商以前即知种桑育蚕,从汉代起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伊朗、阿拉伯。埃及和欧洲。中国是茶叶的故乡,种植之广、品种之多、制茶之精、饮茶之盛堪称…  相似文献   
32.
200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国务院新闻办组织出版并向外推出了一套有纪念意义的外宣画册,其中有一册是由贵阳市政府新闻办组织编写的《国际援华医疗队在贵阳》。它与《南京大屠杀图录》、《侵华日本关东军713细菌部队》、《葫芦岛百万日侨大遣返》、《日本战犯再生之地》放在一起,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在这套书中,中国对待日本侨民和战俘的人道主义,与日本军国主义触目惊心的南京大奢杀形成鲜明对比;国际援华医疗队的救死扶伤,与绝灭人性的细菌战又是那样尖锐对立。国际援华医疗队的意义不同寻常,他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紧密联系起来,唱出了一曲正义战胜邪恶的赞歌。  相似文献   
33.
在云贵高原东部边缘的潕阳河畔,有一座隐藏大山深处鲜为人知却完好地保存着许多历史和隐秘的古城——镇远。踏上云贵高原的第一站,就来到城,古城地处滇黔驿道与沅江水路的交汇处.自古是水路交通的要冲,被称为“水陆都会”。它不仅是“黔东门户”、“湘黔咽喉”.而且是“滇黔锁钥”,由湖广经贵州到达云南乃至缅甸、老挝、泰国、印度等国的古驿道通过这里.是西南大通道上的咽喉重地。  相似文献   
34.
期待已久的《遵义市 志》,终于在迎接明年遵义解放五十周年纪念的重要对日问世了。这是遵义人民的一桩大事,也是志坛上升起的一颗明亮的星,值得庆贺,令人欢欣鼓舞。它的意义,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我被邀请去参加《遵义市志》的首发式,并且点名在会上讲了话,这当是我人生中的一大荣幸。也许是东道主有意的安排,和我住在同一房间的是井冈山市志办的主任。我们亲切地交谈,谈起了遵义和井冈山这两个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圣地,亲切而又令人神往。遵义是历史文化名城,它需要有一部著名的志书与之相匹配,这样的名志…  相似文献   
35.
光绪末年 ,贵州实现了一项零的突破 :派遣151人游历日本。他们当中 ,有留学生 ,也有出国考察的官员。这对贵州来说 ,无论如何也算得上一件大事 ,它不仅在贵州教育史上是破天荒的 ,而且在思想上向“夜郎自大”发起了挑战。走出大山 ,走出国门 ,通过“东洋”学习“西洋” ,主动引进新思想、新知识。这件事发生在20世纪之初。时光过去了将近百年 ,到21世纪初来回眸历史 ,更觉得它的意义非同寻常。有如长江涌出三峡 ,水光接天 ,一泻千里 ,注入汪洋。当我们回过头来察其原委时 ,忽然发现贵州曾经有一个难得的巡抚 ,名叫林绍年。为了使贵州…  相似文献   
36.
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 ,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人口理论的集大成者 ,他的《人口论》在世界上产生了重大影响。自从这部著作问世以来 ,引起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争论 ,成为世界上反响最强烈的著作之一。也就在这一时期 ,中国出了一个学者兼官员 ,他提出了东方的人口理论 ,这就是乾隆年间在贵州做过提督学政的洪亮吉。洪亮吉生于乾隆十一年(1746年) ,卒于嘉庆十二年(1807年) ,他比马尔萨斯年长20岁(马生于1766年) ,去世时马尔萨斯才27岁 ,他们谁也没有看过谁的著作 ,彼此从未谋面 ,也没有任何往来 ,但他们都关心人类…  相似文献   
37.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由于高山阻隔,河谷深切,形成了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自古以来,这里的人民与大自然和谐相伴,却与外界少有交通,它们各自沿着自身的历史文化轨迹,独立而平等地共同生活在这个山国的土地上,古朴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完好地保存下来。民族与民族、村寨与村寨之间在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38.
镇远之旅     
史继忠和张晓松二同志合著的《镇远之旅》,原本是篇洋洋洒洒万余字的宏文。这篇宏文.对文化名城镇远的描写,视角独特,见解独到。奈何本刊篇幅有限,只能节选其中一二并略有删节以奉献读者,编者希望有机会时,当向读者奉献宏文全貌。  相似文献   
39.
大凡历史上治水有功的人,都深受人民的爱戴和景仰。比方说,大禹治水的故事,时代虽然邈远,但至今仍在民间广为流传。李冰父子治蜀,为民兴利除弊,修筑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川西平原受益匪浅,成为千古美谈。诗人白居易、苏东坡在西湖修筑堤坝,后人为了纪念他们的功勋,取名“白堤”、“苏堤”,留下许多佳话。贵州历史上也出现过一些治水人物,如任永定河道而卓有政声的李朝仪;又如在山东治理黄河、在四川重修都江堰的丁宝桢。这里,我还想介绍两位贵州籍的治水专家,一位是毕节的韩(钅荣),另一位是平坝的陈法,他们的事迹在《清史稿》中有传,但因政绩均在外省,省内反而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40.
中国的学术思想,大都以先秦诸子为渊薮。百家之中,儒、墨最为显赫。韩非子《显学》说:“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然自秦汉以降,墨学湮没,儒学独尊,俨然成为执中国学术牛耳的一大学派,对中国的政治、哲学、伦理、道德、宗教、教育、文学、艺术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尽管其间多有波折,时而“尊孔”,时而“反孔”,但儒学始终占着统治地位,贯穿中国历史垂二千余年。因此,若要深刻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解开中华文化之谜,不可不研究儒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