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汉族而外,尚有壮、回、维吾尔、彝、苗、满、藏、蒙古、土家、布依、朝鲜、侗、瑶、白、哈尼等五十多个少数民族。历史事实证明,各民族都是伟大祖国的缔造者,他们对我国的历史发展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共同推动了社会的前进,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民族志》的编写,直接关系着祖国的历史发展,它可用大量生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汉族与其他民族“谁也离不开谁”,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过去我对海百合一无所知,以为它是一种古老的海生植物,没什么了不起。前些时候,听说博物馆把它和贵州龙一起展出,也因琐事缠身,终于没有去看。可是有一天,有人对我说,海百合并不是植物,而是动物。我惊诧了,怀疑自己的耳朵,更疑心别人信口开河。我一再反问,他斩钉截铁地告诉我,海百合的确是动物,在分类上属棘皮动物门,与海星、海参同一大类,只不过分属不同的纲、目罢了。事情往往总是这样,越是暖暖俄俄,就越有神秘感。越是神秘,也就越发想知道它。正如水中的陪月,晃晃漾漾,似是而非,反觉得它比天上的月亮更好看,有政力…  相似文献   
13.
历法是人类认识自然界时间变化规律的科学结晶,它在天文与数学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推算年、月、日的时间系统,对于历史纪年、农事活动乃至年龄计算,都有密切关系。中国历法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既不同于以《儒略历》为代表的“太阳历”,也不同于以《回历》为代表的“太阳历”,而是一种“阴阳合历”。这种历法起源很早,夏、商、周三代即有所谓“三正”,汉代的《太初历》已确立了中国历法的基本体系,南北朝时期的《大明历》又有进一步发展。在此之后,  相似文献   
14.
在澳门回归的前两天 ,贵州电视台《今日视点》栏目的主持人谢红女士 ,采访了社科界的几个人。她向我们讲明了来意 ,希望大家从经济、文化交流的角度谈点感想。节目只有十分钟 ,每个人都只能紧关节要地谈几句。我突然想起了一桩与澳门有关的事情 ,那就是驻安龙四年的永历王朝与基督教的一段因缘。明末清初 ,昏昏乱乱 ,文献大都散失。幸亏王夫之留下一部《永历实录》 ,多少保存了些史料 ,透露了一点消息。文中说 :“永历三年正月 ,上在肇庆。西洋人瞿纱微进新历 ,诏颁行之。”另一处写道 :“(庞)天寿事天主教 ,拜西洋人瞿纱微为师。”事情…  相似文献   
15.
明代学者王世性,在《黔志》中把贵州地理特征概括成两句话,也就是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是对贵州天气状况的客观描述,本身并无褒贬之意。但不知怎的,贵州人听起来总觉得有点刺耳,认为是别人有意要贬低贵州瞎编出来的,不敢理直气壮地面对。“天无三日晴”可不信口开河,它抓住了贵州天气的特点,用语形象、生动,所以广为流传。“天无三日晴”无非是说,晴天不长,过三两天又下雨了。如果换句话说,用“三晴两雨”或“两雨三晴”来表述,不但感觉不同,而且很容易发现它的优点。平心而论,这正是…  相似文献   
16.
明代学者王世性,在《黔志》中把贵州地理特征概括成两句话,也就是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是对贵州天气状况的客观描述,本身并无褒贬之意。但不知怎的,贵州人听起来总觉得有点刺耳,认为是别人有意要贬低贵州瞎编出来的,不敢理直气壮地面对。  相似文献   
17.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国际援华医疗队的成员们完成了他们的神圣使命后,纷纷离开中国。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许多珍贵的资料都毁于兵火,也很少有人发表回忆文章。战后这些队员到哪里去了!人们一片茫然,正是:“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1994年,台湾“中国时报”记者倪慧如采访了保加利亚医生甘扬道,写了一篇《寻找两位抗日战争中的外籍医生》,  相似文献   
18.
方志浅谈     
五、方志的体例方志经过长期发展,体例日趋完备。乾、嘉之际,章学诚集历代方志体例之大成,提出了著名的《方志立三书议》,从此,方志体例有了一定规范。方志的体例,不但与地记、图经、区域志等有密切的渊源关系,而且深受史书传统的影响。我国史学发达,史书体例多样,对方志例体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编年、纪传二体,此外,尚有政书体和文选体。编年体以时间为线索,按年月叙事,《春秋》开其端,《左传》、《资治通鉴》及历朝实录均属此类。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有本纪、列传、表、志等,《史记》开其端,二十五史均属此类。政书体以典章制度为重点,有典、志、考、略等,《周官·六典》开其端,《通典》、《通志》、《通考》以下“十通”及各朝“会典”、“会要”均属此类。文选体以诗文为范围,《诗经》开其端,《昭明文选》、《文苑英华》、《文鉴》、《文类》均属此类。  相似文献   
19.
建筑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它把民族文化凝结在建筑物上,透过建筑可以看出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同时也可展示各民族的文化艺术、生活习俗和社会风貌。因此,古建筑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具有历史、科学和艺术三个方面的认识价值,是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世界文明史上,中国的古建筑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技艺高超,占有重要的一席。在航行太空的卫星上,俯瞰全球,透过蔚蓝色的苍穹,就能看见中国的万里长城,巍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早在13O0年前,中国就建成了长达1794公里的大运河,这在世界上的确是一大壮举。桥梁是中国古建筑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学术界对贵州的民族问题颇为关注,在少数民族研究方面做出了不少成绩,可是,至今却很少有人涉猎贵州的汉族移民,显然是一个缺陷。汉族在贵州不仅人口多,而且对贵州各民族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对贵州汉族的研究,同样是不可忽视的。据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贵州有汉族21,127,460人,占全省总人口数的74%,汉族与少数民族人口之比,大约是3:1。其分布有三点值得注意:第一,汉族遍布全省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