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人性的预设是制度建立的基础,也是理解、评价和预测政治生活的逻辑起点。中西方的主导人性理论传统是按人性善、人性恶的逻辑理路展开的,形成了德治观和法治观的不同治政理念,德治和法治在最高价值取向和最终理想目标上是共同的,在具体的实践操作层面上也是相辅相成的。治理官僚主义也应坚持德治和法治的统一,德制与法制的兼顾,在治理官僚主义中德治与法治表现为理想和现实、柔性和刚性、治本与治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2.
香港著名作曲家兼指挥家郭迪扬先生历十二年心血完成的一部音乐巨作——民族交响曲《郑和下西洋》,并曾指挥香港中乐团于1991年6月7、8日在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演出,2002年4月20日在台湾台。北中山堂中正厅演出,2003年11月28日在马来西业槟城大会堂演出,预定2005年4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演出,为祝贺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致庆,这是谱写郑和下西洋的史诗之作。  相似文献   
63.
杜尔伯特旗王府的陵墓,安放在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胡吉吐莫镇马场村附近的多克多尔山。一处在山的南峰之巅,另一处在山南麓平川上,均为砖瓦结构。杜尔伯特旗王府墓碑是由杜尔伯特旗末代王爷、蒙古博尔济吉特氏·色旺多尔济(汉名包相廷)于中华民国33年七月立的。碑石共两块,碑质为青石。碑座宽75、厚42、高40厘米;碑身宽52、厚20、高123厘米。两块碑石规格相同。  相似文献   
64.
每年秋收过后,彝族人家“尝新”时都要先喂狗。为什么这样呢? 传说很古很古以前,世间没有五谷,人们靠采集野果和猎获一些动物来过日子。那时,大凉山的支脉——龙头山下的衣吾山寨里,有一个聪明勇敢的小伙子,名叫阿合木呷。他听老人们讲,山神尼米是主宰万物的菩萨,他那里有许多谷种。要是把这  相似文献   
65.
杜尔伯特考     
我国黑龙江省、新疆、内蒙古等三个省区以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都有杜尔伯特蒙古部落。但是,这些部落都是同名异姓,并非同一祖源,人们往往予以混淆,甚至张冠李戴,歪曲历史。本文以黑龙江省境内的杜尔伯特部落为主,对“杜尔伯特”一名的含义、由来以及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活动情况,做一简要考证,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66.
蒙古族在古代是草原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以“马背上的民族”而著称。住穹庐毡帐,食肉而不粒。始无文字,刻木为契。正如孟珙在《蒙鞑备录》中所言:“今鞑之始起并无文书,凡发命令,遣使往来,止是刻指以记之。”彭大雅所撰之《黑鞑事略》中也说:“其言语,有音而无字。”“鞑人本无字书……只用小木,长三四寸,刻之四角,且如差十马则刻十刻,大率则其数也。”  相似文献   
67.
蘇聯國立列寧圖書館的大閱覽室平均每天有一千二百人來館閱讀,這些人裏,有高、中級學校學生,有工人、醫師、教師、也有軍人、農業專家和藝術家等等。該圖書館藉助於目錄、書目提要參考资料和圖書展覽來介紹自己的藏書。  相似文献   
68.
某日H君神秘兮兮邀找一起逛久负盛名的人民公园。此园媒体经常报道,其中不乏境外的。这次我们就碰到两个高鼻梁、蓝眼睛的黄毛男.肩扛摄像机,手举话筒做现场访问。  相似文献   
69.
论梁启超的民族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启超是中国运用近代观念和方法系统研究民族关系历史的第一人。他率先将“民族”一词引入中国思想界并在近代中国最早赋予“民族”一词以科学含义。梁氏关于中华民族自始即为多元结合的创见,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其动态的可变的民族观,使他摒弃了封建正统史观和大汉族主义偏见,将国内各民族置于平等地位。他极其重视民族化合对推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学术文化发展乃至整个文明发达进步的伟大作用,并将各民族融合史视为中国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中国史学上是第一回。  相似文献   
70.
空间隔离视角下中西方城市社会排斥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已成为社会排斥研究的重要维度。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重点对空间隔离与社会排斥的内在逻辑及其重点研究领域进行阐述。总体上,社会排斥研究的空间维度聚焦于资源和机会的非均衡配置及流动性障碍导致的边缘化过程。具体来讲,从邻里结构性特征中辨识潜在的被排斥主体,强调了社会排斥产生的物质基础;厘清不同尺度、不同空间类型下空间隔离与社会排斥相互作用机制,为消除空间隔离产生的社会排斥障碍提供实践基础。基于社会融合发展目标,提出融贯社会空间隔离到社会空间融合的分析框架,为建构多尺度社会融合路径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