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0篇
  免费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11 毫秒
51.
《天问》文本释读历来歧义丛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者不了解《天问》产生和流传的语境,想当然地以其为屈原个人的文学创作,甚至将其中所涉的神话历史视为屈原个人境遇的曲折表达。对《天问》语境的忽视,源自对先秦知识传统和体系的隔阂。通过《天问》的文本分析,可以发现,《天问》全文呈现出逻辑清晰、结构严整的创世神话特征,可见它并非屈原的个人创作,而是源于上古集体性的口头知识传统。  相似文献   
52.
<正>"平生做人,表里如一,随时不忘这一点",这是四川博物院近日新征集的一封陈子庄写给任启华的书信中的一句话,随着这封书信一同征集的还有陈子庄百余幅精品画作。这批书画作品均来自一位八旬老人的私人收藏,他就是任启华。任启华1959年从浙江美术学院毕业分配到成都工作,认识了当时已是知名人士的陈子庄,之后两人相交至深,直至陈子庄1976年去世。据任启华回忆,"1959年我从浙江美术学院毕业,分到四川省文化部门工作,负责组织画家搞国画创作。那时,四川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  相似文献   
53.
韩休墓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大兆街办郭庄村南。2014年3-11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历史博物馆、长安区旅游民族宗教文物局联合组队,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据墓志记载,墓主人为唐玄宗朝宰相韩休及其夫人。该墓为长斜坡墓道多天井的单室砖室墓,由墓道、五个过洞、五个天井、六个壁龛、封门、石门、南道、墓室等部分组成。甬道、墓室及其穹隆顶均绘有壁画,包括乐舞图、山水图、朱雀、玄武、星象等题材。其中山水图填补了我国唐代绘画缺少实物的空白,学术价值较高。乐舞图对于研究唐代乐器、舞蹈、服饰、民俗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4.
刘体智善斋旧藏"元年师兑簋"两件,《殷周金文集成》编号分别是4274、4275。通过比对字形,知4274之盖铭当为伪作。"三年师兑簋"本只有一件,归丁麟年,丁氏在未除锈前对器铭施拓,除锈后再施拓。罗振玉误以未除锈时之拓属另一器,《集成》将此之作为另一件三年师兑簋的拓片,编号4319。此二拓均有问题,权威金文著录书籍如《殷周金文集成》等当予存疑。  相似文献   
55.
瑞典别恋     
刘东平  王凡 《旅游》2007,(3):78-85
清晨,太阳透过窗照进了斯德哥尔摩第一酒店的房间,马路边厚雪覆盖,远处的静谧水面上,闪烁着碎金般的霞光……这时我们才意识到,已身临瑞典的首都。身在北欧,也像北欧人一样,见了冬季的太阳就格外兴奋。[编者按]  相似文献   
56.
刘东平 《旅游》2007,(9):84-89
一座山,有一座山的作派,风格,灵性!在东北苍莽的大兴安岭中段,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大草原的怀抱中,内蒙兴安盟境内的阿尔山,展示出它独有的作派,风格和灵性。[编者按]  相似文献   
57.
宋代承袭唐代的羁縻州制度,但发生了许多变化。部分"羁縻州"入宋以来就本不存在,部分"羁縻州"在北宋两次"开边"之后也不复存在,史籍辗转相承,不一定可靠,是一种扩大了的"虚像"。若用宋人赵升所言"受本朝官封,而时有进贡者,本朝悉为羁縻州"的标准来衡量,宋代的羁縻州制度是残缺不全的。  相似文献   
58.
刘青园 《东方收藏》2023,(12):18-21
自1959年中国考古队在重庆市巫山县大溪乡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并命名为“大溪文化”以来,当地陆续出土了大量纹饰繁丽、富有特色的彩陶。其中有一类被称为“彩陶筒形器”或“彩陶瓶”的器物,造型别致,与后世花觚相似,为大溪文化的典型器。这些彩陶筒形器大小、造型趋于一致,且纹饰多样,多为红底黑彩。它们的功能一直被广大学者所猜测,文章认为其具有实用功能,是一种酒器,也具有文化功能,为祭祀的礼器,是长江中游地区“觚”的前身。此类器物更是大溪文化时期长江中游先民生活美学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59.
在新亚重生的那些年、那些人在前往香港青衣岛的路上,我时断时续地读着叶龙老先生即将出版的《钱穆书信集注释》样稿。车窗外正是华南特有的“回南天”,薄雾若有似无,空气中弥漫着潮湿黏腻的味道。走过罗湖桥,由上水到青衣,出地铁,转巴士,沿途的风景渐渐从一片繁华转为寂然破落。青衣,这片全港最多公屋(廉租房)的地区,另一个代名词是“老人的天堂”。成群结队的老人上车落车,一晃而过的茶餐厅挤满瞒跚身影,路上几乎看不见潮爆的年轻人,满城尽是白头人——从绍兴到香港,从民国到21世纪,走过关山万重,叶老寻到的栖身处,更像是一片被遗忘的土地。  相似文献   
60.
刘重来 《世纪》2020,(1):11-15
津南村,本是坐落在重庆沙坪坝南开中学的一处教职员宿舍群,普普通通,并不起眼,但因这里几十年前曾云集过众多名流而闻名中外。如今,在津南村的村口一面墙上,还镶有一块汉白玉石牌,上面除刻有"津南村"3个大字外,下面还有4行小字:始建于1936年,张伯苓、柳亚子、翁文灏先生等曾居于此,毛泽东、周恩来、蒋介石、蒋经国、郭沫若、马寅初等先后来此拜访友人。应该说,曾在津南村居住或过往的名流远不止那块石牌上的几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