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俑坑实质上是个“列兵场”,并不是有廊、有室、有门的地下“屯兵室”,也不  相似文献   
12.
刘占成  杨欢 《文博》2011,(1):15-18
本文根据秦兵马俑坑出土的带有纪年铭文的兵器,对兵马俑坑的营建年代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秦俑坑的建成年代在秦始皇统一之前的观点,对俑坑统一后才开始营建的传统看法提出质疑。文中论述和考证,有理有据,并由此认为秦始皇帝陵的营建以及秦始皇陵园的规划中的主体项目也应在统一之前而完成。为今后研究中国古代帝王陵墓、陵园、陵寝建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秦俑坑出土的铜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秦始皇陵侧第一号兵马俑坑的发掘工作中,于1979年6月26日出土了一件类似短剑的青铜兵器(图一)。以后在1980年和1981年又相继发掘出土同类兵器十余件。这种兵器虽似短剑,但有格有茎而无首,柄后有带铜镦之长木秘遗迹。因此这类兵器并非短兵,而是长兵,以前称为"短剑"是不正确的,经考定应称为"铍"。《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注:"长钰,长刃兵也,为刀而剑形,《史记》作长铍,铍亦刀耳。"《左传·昭二十七年》:"夹之以铍。"铍,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保护一号坑内的金属遗物,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考古队对秦兵马俑一号坑内东北部后五方暴露的遗物进行了清理与提取,主要有兵器、车马器和杂器三大类共173件组,为秦俑秦文化的历史学和考古学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5.
刘占成  张立莹  杨欢 《文博》2012,(2):47-49
本文依据秦兵马俑坑发现的弓弩遗迹,对秦代弓弩的射程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讨论和研究,通过对出土秦弓弩遗迹基本概况的阐述和秦弓弩所处的历史地位的研讨,通过古今相关数值换算,明确指出:秦弓弩处于中国古代弓弩发展的早期阶段,它属"擘张弩"而非"蹶张弩",射程达不到"百步"。第一次提出秦代弓弩射程为"五十步",即70多米,在50—60米之内具有杀伤力的学术观点,从而得出"秦代弓弩有效射程60米许"的科学结论。为今后研究古代弓弩的射程问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自发掘以来,已发现多处弓弩遗迹,为我们研究古代远射兵器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本文拟就秦弓弩的形制、装配及相关问题试作探讨。疏误之处,请方家指教。  相似文献   
17.
秦俑战袍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左传》定公十年疏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衣冠之制,启自黄帝、夏、商至西周,仪制尤备,特严贵贱之区别。到秦始皇统一,作为当时物质文明的衣冠服饰,更出现了一些新的特色。秦俑战袍,就是一个非常直观的,形象的军服资料(图一)。本文对秦俑战袍的称谓,秦俑战袍的起源与发展,秦俑战袍的质料与剪裁,秦俑战袍的染色等问题予以讨论,求教于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18.
秦始皇棺椁葬具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读张占民先生《秦始皇陵地宫探秘》一文,很受启发,文中对秦始皇棺椁葬具问题也进行了探讨和论述,对《史记·秦始皇本纪》“下铜而致椁”和《水经注》“销椁取铜”的记载进行了新的释解。笔者认为对秦始皇棺椁葬具问题还是有商榷和论证的必要,草成此文,求教于方家。 棺椁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在考古发掘中也得到了实证。商周时期的国君或奴隶主贵族的墓中,都发现有棺有椁,且随葬品丰富。商王的陵墓从形制到规格上都大得多,称为“亚字形墓”。但在一些平民和奴隶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秦始皇陵园考古工作的不断发展,继兵马佣之后,20世纪90年代末,又在秦陵东南部内外城之间发现了一座“百戏佣”坑,该坑平面是长方形,东西70米,南北17米,总面积约1190平方米,坑底距现地表深约6米。  相似文献   
20.
刘占成 《文博》2001,(4):61-61,60
随着秦始皇陵园考古工作的进展,秦陵地区不断有新的重大发现,媒体报道的《秦陵“神秘机构”终现形》就是关于秦陵发现一处重要陪葬坑的报道,考古工作者将该坑编为6号坑。对于该坑的定性,报道称是“象征着皇帝身边的某种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