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1999年11月2日清晨,西安市未央区谭家乡东十里铺村旁的新华砖厂推土机作业时,履带被出土的金饼卡住,遂发现一处堆满金饼的土坑(1号坑),出土的金饼被民工哄抢、私分。警方闻讯进行调查,追缴回金饼112枚。11月5日又发现-坑金饼(2号坑),警方现场清点,共107枚。无一散失。两坑出土金饼合计219枚。2000年9月。经陕西省物局协调。2号坑出土的107枚和追回的3枚共110枚金饼移交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另外109枚金饼移交西安市物保护研究所收藏。  相似文献   
22.
盐城市作为一个城镇化程度较低的城市,特色旅游小镇的开发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进一步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距起到重要作用.特色旅游小镇的开发有利于增加小镇居民的就业机会,增加其收入,进一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使城乡差距缩小,产业结构得到调整.本文以盐城市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特色小镇开发存在旅游产品雷同、产业投融资不足等问题,结合...  相似文献   
23.
关于丁玲——张凤珠访谈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邢:最近一段时间,我想围绕文学研究所的问题,做一些调查。创办文学研究所是丁玲建国后做的一件重要的事,也是所谓的“丁陈反党集团”的一个“罪恶”的渊薮。顺便也请您谈谈丁玲。因为您毕竟给她做过秘书。 张:我退下来以后,有一种放松感,对过去的事情想得不多,也不愿多想了。有同志说,你经历了那么多,应该写一些。我是不想写,也不愿多谈。 我是文学研究所第一期第二班的学员。 邢:听徐刚说,第二班来了以后,丁玲给了他一个精神,说这个班主要是思想改造。所以就派了几个人比如刘真、玛拉沁夫,还有您到这个班,意思是掺沙子。 …  相似文献   
24.
何方,陕西临潼人。生于1922年。1938年到延安参加革命,在延安外语学校学习俄文。新中国成立后,长期担任张闻天的助手.先后任驻苏联大使馆研究室主任和外交部办公厅副主任。1959年张闻天在庐山会议上挨批,何方在外交部也成了“右倾机会主义分子”。下放安徽劳动,饱受饥饿之苦。改革开放后恢复工作,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副总干事等职。离休后,转而从事中共党史研究。在本刊资深作者邢小群对何老进行专访时。他讲述了1960年下放安徽在饥饿线上挣扎的往事。  相似文献   
25.
2005年4月陕西历史博物馆征集了两件银平脱蚌盒,据说出土于西安市长安区郭杜唐墓。其一,银平脱折枝团花纹蚌盒(图1、2),长5.6厘米,宽4.6厘米,厚1.5厘米。只剩下一半。天然蚌蛤,外表饰银平脱折枝团花,花朵有的  相似文献   
26.
一当年由我执笔,写了《把一切献给党》、《我的一家》、《方志敏战斗的一生》、《赵一曼》、《胸中自有雄兵百万》等书,还参与了小说《刘志丹》的写作。那时认为自己是在做着编辑的本职工作,从来没有想到要署名。我干嘛写这些东西?说来话长了。我在学校只念过五年书,抗日战争开始,就跑出来当兵了。我的文化知识,都是从文学作品和其他书本学来的,所以我说我是共产党扫盲扫出来的知识分子,自知  相似文献   
27.
师小群  王蔚华 《文博》2006,(3):44-45
2005年陕西历史博物馆征集到两件片状玉人,造型为一男一女, 是由蒲纹玉璧的残料改制而成,形式拙朴,仅雕刻出人体的大概轮廓,除头部外,四肢省略,简单而概括,质地是新疆和阗青玉。男玉人,长12.1厘米,宽2.38厘米,厚 0.38厘米,玉料呈黄绿色,表面有  相似文献   
28.
我在延安的生活有一大半是在抗大(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度过的。所以,我一直把抗大生活看成延安生活的缩影,谈延安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主要拿抗大作依据的。整风抢救运动前的延安,可以用两句话来形容:一方面是紧张热烈的学习,一方面是欢乐而又清贫的生活。到共产主义有馒头吃也就行了抗大学员的津贴,是一个月一块钱。在陕甘宁边区,主要流通“边币”,但也还  相似文献   
29.
何方 《文史博览》2006,(6):10-15
我在延安的生活有一大半是在抗大(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度过的。所以,我一直把抗大生活看成延安生活的缩影,谈延安生活的方声面面,也是主要拿抗大作依据的。  相似文献   
30.
有的人你一经接触,就有阅读她的愿望。是她的声音、相貌透着一种气质,还是因为她的谈吐很有个性?梅娘给我的最初感觉就是这样,尽管她已75岁。在与梅娘的交往中,我读了她送给我的《梅娘小说散文集》(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北京社科院张泉先生著的《沦陷时期北京文学八年》和有关介绍梅娘的文章,于是也就有了我与这位四十年代被冠为"南玲北梅"之一的女作家--解放后却一直被湮没了的"右派"知识分子的交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