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狩猎、渔猎和采集是石器时代的主要经济形式。然而,东亚地区的古代化有其一些适应性变化的独特风貌。在普列摩耶(俄国)地区的一些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提示我们,那儿存在着加工处理各种石质材料的特别场地。新石器时代晚期和青铜时代,普列  相似文献   
12.
靳国胜  王文旭 《攀登》2008,27(5):75-78
生态安全问题是最突出的全球性问题之一,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安全及人类社会整体生存安全的大问题。我国的生态安全面临着来自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的双重压力,而且生态安全恶化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处理这些问题时,既要从国际环境法的角度加以考虑,又要从国内环境法的角度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13.
周培桂  普毅佼  冼国胜 《神州》2012,(30):30-30
中日两国之间的领土争端一直以来是影响中日两国之间国家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钓鱼岛主权的归属问题直接关系到两国巨大的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重大利益。因此,钓鱼岛问题一直以来是两国政府间的敏感问题,特别是近日日本政府的购岛行为以及国人一系列的游行示威活动使得钓鱼岛问题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4.
一、清朝时期国际法形成的状况 中国古代春秋时期存在着某种型态的国际法规则或习惯,但当时的所谓"国"与现代的国家不同,那只是中国统一前的诸侯国.自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此种适应当时国际交往需要的国际法就停止发展了.这是因为,国际法产生和发展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有一个多国并存的环境.既然中国已成为统一的国家,国家法就失去了赖以成长的土壤.  相似文献   
15.
慈善事业的发展,对一个现代国家来说,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大事。人们常用“第三次分配”来形容慈善事业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整个社会分配机制中,人们在市场上的直接买卖是第一次收入分配,也是最直接的一次;继而,政府以税收和财政的形式,保证财富在社会各阶层和部门之间的第二次合理分配;以广泛的自愿性慈善公益捐款,来平衡贫富悬殊,则是  相似文献   
16.
年鉴是地方志的一个门类,是治史必备的工具书、信息库,是在实践中总结出的一种即可补志书记叙时间长的弊端,又能够在短期内全面、综合反映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一种科学的记述方法.年鉴是一个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多领域、多环节庞大的文化系统工程,它以其特有的权威性、资料性、特色性、真实性,为各级领导科学决策,为历史及社会学者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最可靠的科学依据,为社会各界研究地情参政议政,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历史和现实的资料,受到社会各界的喜爱及好评.  相似文献   
17.
英德云岭牛栏洞遗址试掘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栏洞遗址位于广东省英德市云岭镇东南约2公里的狮子山牛栏洞内。(图一)1983年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1996年,由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英德文化局、史志办、博物馆的部分同志共同组队进行英德市的文物复查工作时,对其进行了小面积试掘,获取了一批以打制石器为主,包括少量磨制石器及陶片,以及大量兽骨在内的遗物。下面就将这次试掘工作的收获做一简要介绍。一、地理环境和文化堆积狮子山是一座石灰岩孤峰,周围几公里范围内都是石灰岩的蚀余平原,使得狮子山显得格外醒目,它的相对高度约100米,南侧山脚下有一条古河道经过,向东南注入北…  相似文献   
18.
白鹤梁水文题刻记录了长江自唐广德元年以来1200余年的历史水文数据,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时间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石刻数量最多的枯水水文题刻。受三峡水利工程的影响,它即将淹没江底,文物部门与专家对其保护问题进行了论证研究。  相似文献   
19.
1963年春,正是苹果花盛开的季节,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郭沫若的二儿子、正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读书的郭世英突然来到了河南省黄泛区农场,在这里度过了两年半的时光。据万里之子万伯翱回忆,郭世英曾是北京101中学足球队的门将,他不仅热爱体育运动,而且聪明过人。1962年,郭世英进入了北大哲学系。当时,全国掀起学哲学热潮,基层单位也纷纷成立学哲学小组,报刊上不断登载各行各业运用哲学思想,主要是“一分为二”观点解决从政治到军事、从生产到教学的各种各样问题和矛盾的文章。在这种气氛下,郭世英同几个同学组织起来向哲学“禁区”进军…  相似文献   
20.
《东周时期岭南地区青铜礼器的价值和意义》一文考证论述了出土于两广地区(广西、广东)青铜时代晚期大型墓葬的器皿、甬钟等青铜礼器。这些器物,绘出了各种青铜工艺制作的绚丽彩图,它们包括:1.黄河流域周代列国与长江流域尤其是楚国的青铜器物;2.与周室有联系的颇具地方青铜文化特征的长江中下游地区诸国的青铜器物;3.东南亚地区青铜时代的器物;4.岭南当地青铜铸造作坊的器物。对出土于广西恭城秧家,广东肇庆松山大墓的一些青铜器物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查阅核对了它们的器物图录,揭示了当地青铜文化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概貌。值得一提的是,在引入的器物与当地铸造的青铜器皿中,挑选了一些与当地陶器在功能意义上相仿,并折射了周代礼仪制度的礼器组合的青铜器物来加以论述。青铜器物和陶器制品的使用惯例与礼仪庆典颇有关联。在文化移入、融合、发展的历史记载中,从周朝皇室中心区输入的青铜礼器,对岭南地区文化的发展,无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其中一个主要特征是当地富豪贵族把占有使用青铜礼器视为操纵权势和标榜威望的象征,这一主要特征亦被这样一个事实所印证:即当地铸造的青铜甬钟,并非像北方那样用于音乐演奏,而是出于豪门对权势的贪婪,刻意对北方输入器物加以改制,至使其物丧失了原型原貌,曾有专家认为,为了炫耀岭南当地名流富豪的社会地位与权势声望,他们竭力采用与此相应的青铜工艺铸品的改制措施和当地青铜作坊的仿铸技艺。此种探析,窥视了岭南地区在秦汉统一之前的几个世纪中,地方文化历史发展的运行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