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冯尔康 《安徽史学》2011,(2):10-12,27
<正>这个题目很大,不必说写一篇长论文,撰写一部著作亦未为不可,然而限于学识,笔者只能以随笔的形式,谈一点感想,也不过是老生常谈而已。史学家的作伪引起读者的义愤。常有人说  相似文献   
12.
清史研究与政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史研究自始就与政治纠缠在一起,反满革命、反帝爱国、反修、革命与继续革命,都在影响着它的研究进程、学术质量。政治对于学术研究有正负两方面的作用,它可以创造条件进行有限度的学术研究;然而它的指导思想也可能让学术研究偏离学术轨道,走向伪科学。学术研究不可能完全脱离政治,学术研究为政治服务的提法不可取,“学术研究,独立思考,实事求是”的提法可能好一些。  相似文献   
13.
宗族为维护和提高其社会地位,创造条件设立祠塾兴学,明定学规,期望众多人才的出现。依赖学田和其他公产的专门拨款,宗族采取多种形式助学。宗族兴学助学富有历史意义,对其自身是强化建设,形成培养人才的机制,从而有持续性和活力。对社会产生多方面影响:族学成为一种办学方式,系续前代宗族事业;促进地方文化教育的发展;传承、发扬前人助学传统,泽及后世。  相似文献   
14.
从《论语》、《孟子》饮食规范说到中华饮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语》、《孟子》讲到饮食状况和规范 ,以之为资料 ,讨论古人饮食生活 ,从而考察中华饮食文化 ,涉及到下列六个问题 :一食品与食物的不充足 ;二食法与规范 ;三家庭饮食与家内人际关系 ;四饮食、礼制与人际关系 ;五为政核心事务———重农耕与民食足 ;六古代饮食与中华饮食文化。古人食品虽多 ,但食物不充足 ,所以行旅要自带粮食 ,才会制定出“通行饮食”治罪条例 ;古人饮食讲求“食不厌精 ,脍不厌细” ,注重饮食卫生 ;家庭饮食规范 ,遵循孝道原则 ,先尽老人 ;社会上饮食活动中贯彻礼制原则 ,尊卑有序 ,敬重长者 ,克己待人 ,体现等级制度和宗法精神 ;为保障民食的生产 ,政府重农耕和不违农时 ;讲述古代饮食 ,是研讨中华饮食文化的源头 ,从而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特点 ,即精妙的烹饪技术与美食的讲求 ,注重饮食礼仪 ,饮食是社交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从农民、地主的构成观察中国古代社会形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社会形态的历史 ,人们一般以生产方式的状态来做判断。对于战国秦汉至明清 (鸦片战争以前 )时期的社会 ,大多认为农民与地主阶级建立一种生产方式 ,形成封建社会形态。这两者间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 ,相当于欧洲中世纪农奴与领主时代的社会形态 ,这种似乎是定论的见解 ,如今令人生出某种疑问 :只有佃农才同地主构成生产关系 ,佃农能是农民的代名词吗 ?它能概括所有的农民吗 ?社会主要矛盾是所谓的农民与地主的矛盾吗 ?对此 ,我们首先应了解农民的构成及其社会关系。认识农民的成分 ,要从生产关系与等级结构诸方面作分析。所谓农民 ,是指…  相似文献   
16.
清代名臣阮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嘉庆、道光时期少有名臣,除林则徐之外,陶澍、英和与本文所要评述的阮元尚有所成就。阮元,字伯元,号云台,他以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著称,在文化方面有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丧葬,本是死者家庭之事,然为人生四礼之特殊重大礼仪,为宗族和政府所关注。清朝继承历代传统制定丧礼,为官民治丧之准则,其要点是实行丧服制及禁止非礼葬法和仪式。因服制所系,民间宗族视督导族人遵行朝廷丧礼为职责,制作相应的规范,以辅助朝廷丧礼的实现,此外,努力帮助族人料理丧事、出资备棺安葬、设置义冢,试图解决族人丧中难事,同时反对丧事中的停丧不葬、做佛事、火葬、厚葬等习俗,然而收效甚微。盖因这类现象系历史传承,和现实中的浮华风俗共同形成巨大力量,宗族以及国家均无力扭转;穷人无力承担高昂的丧葬费用,不得不有非礼行为;佛道及少数民族多种文化影响于汉人丧葬行为,宗族所信奉的儒家丧礼不可能独尊。慎终追远的丧礼,是人类所特有的缅怀亲人形式,令人生有个好的终结,有益于家庭、社会的正常延续,发挥着积极的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18.
康熙末年至乾隆三十三年,清朝政府多次禁教,而以雍正二年、乾隆十一年最为严厉。本文叙述这两次禁教,以及在禁教前后西洋传教士潜匿、潜入内地,从事隐蔽的传教活动,致使老教徒继续宗教生活,出现一批新教徒,产生一些华人神职人员和天主教骨干成员;在禁教中,他们不畏刑罚惩处,坚持信仰。本文主旨是陈述这一事实,尤其侧重于传教士的传教活动和信徒的社会成分、奉教原因、诚挚态度。此外,对不绝如缕的传教与信教的历史事实,笔者提出讨论性问题:如何看待民间的天主教信仰,君主专制主义的以信教为犯罪行为的不合理性何在?宗教信仰能够使用法律强制手段解决吗,能够使她消失吗?宗教的魅力究竟在哪里?希望以后有所探讨。  相似文献   
19.
论者每谓《红楼梦》渊源于《金瓶梅》:两者语言艺术表现手法相继承,又均为言情小说[或曰市民文学]。我们近日将两书对读,发现它们在描述的相同社会内容方面,如奴婢生活,及家庭经济,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各具时代特色。很可以说明明代中叶至清朝中期历史的一些侧面,有利于理解明清易代给中国历史带来的影响,同时对阅读好《金瓶梅》和《红楼梦》两部著作或许也会有好处。但由于我们的认识还是零碎的,就以杂感的形式写出来,以请教于方家和读者。  相似文献   
20.
唐宋史、地方献学专家林天蔚教授,继1995年梓行《方志学与地方史研究》之后,今有新作《地方献论集》问世,提出以方志、族谱、金石碑刻为内涵的地方献新概念,并对这三种献资料进行系统地研究,将此学科的研讨推向一个新境界,当然也存在着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