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天府南缘长江起点的宜宾、北枕岷峨,南籍乌蒙,地连滇黔.水通吴楚。踞西南半壁,冠长江明珠。自西汉建制逾二千有年,历史积淀深厚,文化底蕴宏恢,为国务院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名酒“五粮液”酿造于宜宾.香飘海内外,扬名五大洲,为宜宾增添无限光彩!  相似文献   
32.
百岁老人雷晓晖在她漫长的生命历程中,有着极不平常的经历:17岁参与四川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并由此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1岁参加国民会议促进会全国代表大会,并参与组织和领导重庆以至全川的妇女运动;23岁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回渝后曾担任中共宜宾县代理县委书记,直接组织和领导武装斗争……她的百年人生经历波澜曲折、跌宕起伏,读来令人惊叹……  相似文献   
33.
倪良端 《文史春秋》2013,(10):39-44
1924年,"大元帅府铁甲车队"成立,这支以"护路"名义组建的武装队伍,配备了先进的装备,在当时引起不少人的注意。令人惊讶的是这支武装队伍的主要成员是中共党员,直接接受周恩来的领导。新中国成立时,创建"铁甲车队"的5名骨干中的4名先后在革命道路上不幸牺牲,幸存的周士第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  相似文献   
34.
现代的“白毛女”罗昌秀,如今身体健康,子孙绕膝,家庭温馨祥和。可在五十多年前,罗昌秀白发披肩,衣不蔽体,食野果、饮山泉、伏荒岭、宿岩洞,人们只有在电影《白毛女》里才能见到的喜儿形象。连绵数十里的断头山,斜躺在四川宜宾县南缘。这里,丛林森森,瘴烟迷冉,虎狼结队。断头山东麓缓坡上,有一座农家院舍,名叫张湾头。1923年,罗昌秀(乳名癸珍)出生在这里。昌秀爸爸罗锡朋,妈妈何氏,哥哥昌宝,弟弟昌高。一家5口守着祖上留下的几块薄田瘦地度日。与罗昌秀家仅隔200米远近的鱼池湾,住着昌秀堂叔罗锡章、罗锡联兄弟。罗锡章…  相似文献   
35.
新星璀璨 世界著名土壤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西南农业大学教授侯光炯,(1905~1997),出生于江苏省金山县(今属上海市)一塾师兼中医生家里。父亲为呱呱坠地的孩子起了个响亮的名字——候光炯。  相似文献   
36.
冯玉祥小镇募捐为抗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玉祥是中国历史上平民化、大众化的将军。在抗日战争困难时期,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的冯玉祥,为募集抗日经费而奔走呼号。1943年他赴四川20多个县市卖字、卖画、演讲、游说,动员各阶层捐资献物。那年的3月,冯玉祥在江津县(今重庆市辖)的工厂、学校、机关、商会、教堂作了一场场情真意切、慷慨激昂的演讲,深深地打动了听众,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踊跃解囊支援抗战。特别是3月15日傍晚在白沙镇的演讲更是让人难以忘怀。傍晚抵白沙白沙镇位于长江畔,距江津县城45公里。那天,冯玉祥和夫人李德全乘坐小轮船从江津逆水行驶,于傍…  相似文献   
37.
桂系军阀李宗仁胞弟李宗义,军官们尊呼为“二总”。由于“二总”领进私交很深的莫斯科中山大学时同学、受蒋介石派赴四集团军总司令部搞特务活动的郑介民,致李宗仁的军机败露,“老总”被蒋介石罢免一切职务后逃亡香港。话,得从蒋介石被迫下野流亡日本归来,复出任国民党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时说开去。复职后的蒋介石,将毕业于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由他派送莫斯科中山大学学成归来、在中央军校任政治教官的郑介民,派为名为侍从官实为搜集情报的特务。1928年初,张学良挂出国民党政府的旗帜,蒋介石的天下表面上“一统”了。可是,国民…  相似文献   
38.
倪良端 《纵横》2000,(5):51-54
“白毛女”——喜儿的故事,众所周知。不过,那是艺术家塑造的舞台形象。四川省宜宾县曾轰动全国、震撼亿万人心灵的罗昌秀,就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白毛女”。逼上断头山 断头山属云贵高 原乌蒙山分支余脉,从 滇北逶迤进入宜宾县 境南缘,其山乔木森森、瘴气腾腾;虎狼成群、毒蛇成  相似文献   
39.
发现雷锋     
"雷锋精神"作为中国精神领域独特的文化符号,已经成为民族精神的写照,始终传承在我们的社会中。在任何时代,社会都不乏学雷锋大军。当年雷锋是怎么被发现的?又是怎么被树立为典型的?谁是最早宣传雷锋的人?今天我们重温发现雷锋的过程,是对雷锋最好的纪念。  相似文献   
40.
1964年到1980年的16年间,在中国西部13个省、自治区实施的"三线"建设,投资2052.68亿元人民币,建成星罗棋布的大中型项目1100多个。"三线"建设,使新中国有了安全的战略后方,为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与进步奠定了基础,增强了国防实力、改善了工业布局。"三线"建设堪称新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建设规模,它凝聚了以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